时间: 2025-04-23 18:22:52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0 20:19:01
“度长絜短”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测量长度,裁剪短度”。它的基本含义是指根据事物的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的判断和处理,或者说是根据实际情况来衡量和评估事物的好坏、长短。
“度长絜短”出自《易经》中的《周易·系辞下传》。在古代的文化背景下,度量衡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在工程和工艺方面。因此,这个成语体现了古人对事物进行准确判断和合理处理的智慧。
“度长絜短”可以用于多种场合,包括: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在传统文化中,度量衡不仅是实用工具,也是智慧的象征。成语“度长絜短”反映了古代对事物进行理性分析的重视。在现代社会,这种思维方式依然适用,尤其是在面对复杂问题时,强调根据实际情况作出判断的重要性。
“度长絜短”让我联想到一种理性与智慧的结合,带给我一种冷静客观的情感。它提醒我,在面对挑战时,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做出理智的选择。
在我大学的项目中,我们需要制定一个可行的商业计划。经过讨论,我们决定度长絜短,分析市场需求,并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我们的计划。这一做法最终帮助我们获得了良好的评估。
我尝试将“度长絜短”融入一首小诗中:
云卷云舒随风去,
度长絜短心自知。
事如浮云无定处,
量身裁衣为己宜。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measure twice, cut once”,强调在做决定前要仔细衡量。不同文化中都强调理性判断的重要性,但通过不同的方式来表达。
通过对“度长絜短”的分析,我更加理解了理性思考和判断的重要性。在我的语言学*和表达中,能够灵活运用这一成语,将有助于提升我的表达能力和思维深度。
当汉氏云亡,天下鼎峙。论王道曹逆而刘顺,语国祚则魏促而吴长。但以地处函夏,人传正朔度长絜短,魏实居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