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3 18:19:39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0 13:59:33
“倚马长才”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倚着马儿,长出才能”。其基本含义是指一个人具有很高的才华,能够在短时间内写出优秀的文章或表达出深刻的见解。通常用来形容那些才思敏捷、才华横溢的人。
“倚马长才”出自于《后汉书·王允传》,其中讲述了王允的才华横溢,能在骑马的时候迅速写出文章。这个成语反映了古代文人对才华的追求和赞美,尤其是在紧急情况下依然能够展现出卓越才能的能力。
“倚马长才”可以在多种语境中使用: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在**传统文化中,才华被高度重视,尤其是在科举制度盛行的时期,文人被认为是社会的中坚力量。“倚马长才”体现了古代文人的自信与追求,虽然现代社会的价值观有所变化,但对才华的追求仍然是许多人努力的目标。
“倚马长才”给人的情感反应一般是积极向上的,联想到那些才华横溢的人物,如古代的文人雅士或现代的优秀作家。这种联想也激励着人们不断追求自己的梦想和才能。
在我的学*和工作中,曾经有一次需要在短时间内完成一份报告,我努力调动自己的思维,最终顺利完成了任务。这让我想起“倚马长才”,也让我认识到在压力下发挥才能的重要性。
在一首诗中,我可以这样运用“倚马长才”:
月下独坐倚马吟,
才思如泉涌无垠。
一纸风华写千古,
长才不负此生寻。
在英语中,“to have a flair for writing”可以与“倚马长才”相对应,它同样强调了一个人在写作或表达上的才华。不同文化中对于才华的重视程度和表达方式可能不同,但对才华的欣赏是普遍存在的。
通过对“倚马长才”的学*,我体会到了语言的丰富性和表达的多样性。这个成语不仅仅是对才能的赞美,也是一种激励,让我在追求知识和能力的过程中,保持积极的态度。
桓宣武北征,袁虎时从,被责免官,会须露布文,唤袁倚马前令作,手不掇笔,俄得七纸,殊可观。
两人不来多嘴,全凭那斫轮老手徐世昌,及~王式通,悉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