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3 16:41:01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0 11:41:56
成语“东瞧西望”的字面意思是向东看、向西看,形象地描绘了一个人四处张望、心神不定的状态。基本含义是形容一个人心思不专、注意力分散,或者对某件事情犹豫不决,无法做出明确的选择。
“东瞧西望”并没有明确的历史典故,但它的构造与汉语言的词汇特点密切相关。成语的构成通常是通过对方位的描述来表达一种状态或行为。在古代文学中,类似的表达方式常用于描绘人们的犹豫和不果断。
“东瞧西望”可以在多种语境中使用: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东瞧西望”反映了现代社会中人们面临的选择困境。在信息爆炸的时代,各种选择和信息让人们感到迷茫,容易陷入犹豫不决的状态。这个成语在当代社会尤其适用,提醒人们在做决策时要有方向感和决断力。
“东瞧西望”让我想到在面对生活重大选择时的那种焦虑和无奈。它表现出一种不安和不确定,让人反思自己的决策能力和自信心。在表达时,可以用它来表述自己的犹豫,或是对他人不果断的行为表示理解。
在我个人的经历中,曾经在选择工作单位时经历过“东瞧西望”的状态,面对多家公司的offer,不知道该如何选择,最终通过对比自己的职业发展方向,才做出了明智的决定。这让我意识到,虽然犹豫是正常的,但最终要明确目标,才能减少这种状态的困扰。
在一首小诗中:
东瞧西望心迷惘,
选择路上步蹒跚。
不如坚定向前行,
明亮未来在前方。
在英语中,可以用“look before you leap”来表达在做决定前要谨慎考虑的意思。这与“东瞧西望”有相似之处,但侧重于在行动前的思考,而不是对多种选择的犹豫。
通过对“东瞧西望”的深入分析,我认识到它不仅仅是一个形容犹豫的成语,更是现代人生活中常见的心理状态。它提醒我们在面对选择时要有清晰的方向感和决策能力。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运用这样的成语能够丰富我们的表达,传达更深层次的情感和思想。
刘老老只听见咯当咯当的响声,很似打锣筛面的一般,不免东瞧西望的。
《儒林外史》第十五回:“范进东瞧西望,只见那庙宇中香烟缭绕,十分庄严。”
《金瓶梅》第十六回:“西门庆东瞧西望,只见那街上人来人往,十分热闹。”
《西游记》第二十三回:“孙悟空东瞧西望,只见那山中有一座庙宇。”
《水浒传》第三十一回:“武松东瞧西望,只见那酒店里有许多人在那里吃酒。”
《红楼梦》第五十七回:“宝玉东瞧西望,只见那些丫头们都在那里说笑。”
他~,像一个特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