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3:10:12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0 10:42:59
成语“万里之望”字面意思是“对未来的期望遥遥无期”,形容对未来的美好愿景或目标,通常带有一种希望、期待的意味。它强调了目标的远大和追求的艰辛。
“万里之望”源自古代文人对理想和目标的追求,可能与古代诗词中的描写有关,尤其是那些描绘山河壮丽、气势恢宏的作品。虽然具体的历史典故可能不易追溯,但其意境反映了古人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
“万里之望”常用于文学作品、演讲、诗歌等场合,表达对未来美好愿景的期待。在日常对话中,人们也可能用它来形容某个理想的目标,或者对某个事业的长远期望。
同义成语:远大前程、前途似锦
反义成语:目光短浅、坐井观天
在中华文化中,追求理想和目标的精神一直被推崇。“万里之望”体现了人们对未来的美好向往,这种精神在现代社会中依然适用,激励着人们不断追求进步和发展。
“万里之望”给人一种积极向上的情感,联想到理想、奋斗和希望。它激励人们在面对困难时,依然要保持对未来的憧憬和追求。
在我自己的生活中,曾经经历过一段艰难的学习时期,但我始终心怀“万里之望”,相信只要努力,就能实现我的学业目标。这种信念帮助我度过了许多困难时刻。
在某个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万里之望”:
山高水远路漫漫,
心中有梦千般缠。
携手共赴万里望,
前途似锦不言难。
这首小诗表达了对未来共同努力的期待与信心。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a bright future”或“long-term vision”,这些表达同样强调对未来的美好期待和远大的目标。不同文化中,虽然表述方式各异,但对未来愿景的追求是相通的。
通过对“万里之望”的学习,我更加理解了它在语言表达中的重要性。它不仅是一个成语,更是一种精神,激励我们在生活中勇敢追求梦想,面对未来的挑战。这样的理解有助于我在学习和交流中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思想与情感。
王肃以宿德显授,何曾以后进见拔,皆鹰扬虎视,有万里之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