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06:39:37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0 20:51:38
“心地狭窄”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心思和内心空间狭小。基本含义是指一个人的心胸狭隘,缺乏包容心和宽容性,容易对他人的意见和行为产生偏见或排斥。
该成语的来源并没有明确的历史典故,但其表达的思想在**传统文化中被广泛讨论。古代文人常常强调宽容、包容和心胸开阔的重要性,而“心地狭窄”恰好反映了与之相对的负面品质。
“心地狭窄”常用于形容那些难以接受不同观点和意见的人。它可以在文学作品中出现,描绘角色性格;在日常对话中用以批评某人的局限思维;在演讲中强调宽容和理解的重要性。
同义成语:心胸狭隘、目光短浅
反义成语:心胸宽广、海纳百川
在**传统文化中,宽容和包容被视为美德。“心地狭窄”在特定文化和社会背景下,常常被用来批评那些自私、偏见的人。现代社会中,尤其是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包容性变得更加重要,因此“心地狭窄”这个成语的警示作用显得尤为突出。
“心地狭窄”往往带给人一种消极的情感反应,联想到孤立、排斥和不理解。它提醒我们思考自己是否在某些方面过于狭隘,影响了与他人的关系。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遇到过一个同事,他对于新的工作方法始终抱有怀疑态度,表现得非常心地狭窄。通过沟通和讨论,我逐渐帮助他理解了这些方法的优势,使得团队的合作更加顺畅。
在一首诗中可以这样使用:
心地狭窄如秋水,
难容万物共繁华。
若能宽怀开大路,
何愁世间无佳话。
这首诗通过对比,强调心胸宽广的重要性。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是“narrow-minded”,意指一个人思维狭隘。这两个表达都传达了对包容性不足的批评,但在文化背景和使用频率上可能有所不同。
通过对“心地狭窄”的分析,我认识到这个成语不仅仅是对性格缺陷的批评,更是对我们思维方式的提醒。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这样的成语有助于提升我们的表达能力和人际交往技巧,促进对多样性的理解与包容。
听说那白衣秀士王伦的手下人都说他心地狭窄,安不得人。
《红楼梦》第五回:“贾母见他心地狭窄,不似宝玉宽厚。”
《宋史·岳飞传》:“秦桧心地狭窄,忌贤妒能。”
《世说新语·识鉴》:“王导性宽,而其弟王敦心地狭窄。”
《资治通鉴·汉纪》:“王莽性狭,不能容物。”
《史记·项羽本纪》:“项王为人,心地狭窄,不能容人。”
如今散了学,大家称了愿,也有丢开手的,也有~犹怀旧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