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3 02:43:15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1 04:53:30
成语“相逢狭路”字面意思是“在狭窄的道路上相遇”。引申意义上,它表示在困难或危险的情况下相遇,通常暗示着对抗或冲突的局面。
“相逢狭路”出自《后汉书·光武帝纪》。其中提到,光武帝刘秀在战斗中遇到敌人,面对狭窄的道路与敌人相逢,形势危急。这个成语反映了在紧张和困境中相遇的情形,具有历史和军事背景。
该成语常用于以下场景: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在文化中,这个成语常常用来描述面对困境时的勇气和智慧。它反映了传统文化中对于勇敢、智慧和决策的重视。在现代社会中,该成语也适用于商业竞争、职场斗争等多种场合,强调了在竞争中如何应对困难。
“相逢狭路”让我联想到面对挑战时的紧迫感和压力。在生活中,遇到困难时常会感到无奈,但这也激励我去寻找更好的解决方法。
在一次团队项目中,我们遇到了资源分配不均的问题,大家的意见发生了分歧,正如“相逢狭路”。最终我们通过沟通与妥协,找到了解决方案,化解了矛盾。
在一首小诗中可以这样使用:
狭路相逢勇者胜,
风雨同舟共此生。
挑战虽多不畏惧,
携手前行写华章。
在英语中,可以用“face off”来表达类似的意思,指的是两个对立方直接对抗的情形。虽然在表达上有所不同,但都反映了在压力下的冲突与对抗。
通过对“相逢狭路”的学,我对成语的内涵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它不仅仅是一个描述冲突的词汇,更是激励我们在困难中寻找解决方案的象征。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成语的背景与使用场景能帮助我更准确地传达情感和意思。
相逢狭路间,道隘不容车。
《后汉书·袁绍传》:“绍欲伐曹操,曹操请和,绍弗许,曹操乃与刘备盟,绍怒,遂与刘备相逢狭路。”
《汉书·王莽传》:“莽欲伐匈奴,匈奴请和,莽弗许,匈奴乃与西域诸国盟,莽怒,遂与西域诸国相逢狭路。”
《战国策·齐策二》:“齐王欲伐燕,燕人请和,齐王弗许,燕人乃与赵人盟,齐王怒,遂与赵人相逢狭路。”
《左传·僖公二十三年》:“晋侯将伐郑,郑人请和,晋侯弗许,郑人乃与楚人盟,晋侯怒,遂与楚人相逢狭路。”
《史记·项羽本纪》:“项王乃引兵而东,与汉王相逢狭路。”
非是我人前卖弄忒装,人前卖弄忒装乔,也只是~难推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