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3 10:35:42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1 04:50:58
成语“相与有成”的字面意思是“彼此之间达成了某种成果或共识”。它强调了双方在某种事务上的合作与成就,通常用于描述合作愉快、互相帮助而取得的积极结果。
“相与有成”出自《左传》,是古代历史文献之一,记录了春秋时期的历史和人物。成语的形成与古代社会中人际关系、合作精神的重视密切相关,体现了古人对团结合作的重要性的理解。
该成语可以在多种场合使用: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在**传统文化中,强调“和谐”与“合作”的价值观非常重要。“相与有成”体现了这种文化背景,尤其是在家庭、友谊和工作关系中,强调相互信任和支持的意义。在现代社会,这种理念依然适用,尤其在团队合作日益重要的职场环境中。
“相与有成”让我联想到团结的力量和共同努力的喜悦。在团队中,当大家齐心协力时,能感受到一种强烈的归属感和成就感。这种情感反应也促使我在日常交流中更加注重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在我的工作经历中,曾经参与一个团队项目,团队成员各自发挥特长,最终我们相与有成,成功达成目标。这次经历让我深刻体会到合作的力量,也让我在以后的工作中更加重视团队协作。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相与有成”:
春风共语千里行,
携手共创美好程。
相与有成皆欢笑,
同舟共济梦成真。
在这首小诗中,强调了合作与共同追求梦想的美好。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以是“working together”或“joint efforts”,这些短语也传达了合作的意义。然而,具体的文化背景和合作方式可能会有所不同,尤其在不同的文化中,团队合作的形式和重视程度可能存在差异。
通过对“相与有成”的学,我意识到这个成语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表达,它背后蕴含的团结合作精神对我在语言学和实际交流中都有重要的影响。它鼓励我在团队中积极参与,努力与他人合作,共同创造更加美好的成果。
公实心任事,念念皆经国长计,郡邑大政,无不毕举。一时良二千石及丞以下,皆卓卓有民誉,故能相与有成。
《资治通鉴·汉纪·光武帝建武二十四年》:“邓禹与冯异相与有成,故能相成。”
《后汉书·班超传》:“超与李邑相与有成,故能相辅。”
《汉书·张良传》:“良与陈平相与有成,故能相济。”
《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平原君与虞卿相与有成,故能相保。”
《左传·僖公二十五年》:“相与有成,是以君子贵之。”
贤弟素有壮志,且自勇略胜人,今又幸得与南官人交契,同往投张公,自可~,实当竭力报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