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3:16:45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1 04:51:09
“相依为命”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彼此依靠,靠着彼此生存”。其基本含义是形容两个人之间关系非常亲密,通常指在艰难困苦的环境中,互相依靠、互相扶持,生活在一起,形影不离。
“相依为命”出自《后汉书·王允传》,原文是“相依为命,岂可分隔”。这个成语描绘了人们在逆境中相互依存的情景,反映了深厚的情感联系和对生活的共同承担。
“相依为命”常用于形容夫妻、亲人或挚友之间的深厚情感。在文学作品中,常用于表达人物之间的情感依赖。例如,在小说中,主人公经历了重大变故,和另一位角色相互扶持,便可以用“相依为命”来形容他们的关系。在日常对话中,也可以用于描述朋友之间的深厚情谊,如“我们从小一起长大,真是相依为命”。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在中华文化中,“相依为命”强调了家庭和亲情的重要性,尤其是在社会动荡或经济困难时期,家庭成员之间的相互依赖显得尤为重要。现代社会中,虽然生活条件改善,但人际关系的疏离也使得“相依为命”的价值显得更加珍贵。
“相依为命”常带给人温暖和依赖的情感。它让我联想到那些在困境中相互扶持的故事,感受到人与人之间深厚的情感纽带。这种情感在表达时往往能够引起共鸣,传递出爱与温暖的力量。
在我的生活中,和朋友们共同经历了一些困难时刻,我们相互支持、鼓励,正好可以用“相依为命”来形容我们的关系。这种经历让我更加珍惜与朋友之间的情谊。
在一首简短的诗中可以这样写:
风雨共携手,岁月共相依,
相依为命情,细水长流里。
这首诗表达了在风雨中携手共进的情感,体现了“相依为命”的深刻内涵。
在英语中,可以用“to rely on each other”来表达类似的意思,但“相依为命”更加强调情感的深度和依赖性。在一些文化中,比如日本的“寄り添う(Yorisou)”,同样强调亲密关系中彼此依靠的状态。
通过对“相依为命”的学习,我认识到这个成语不仅仅是字面上的依赖,更是情感上的连接和支持。在语言学习中,理解成语的深层含义,有助于更好地表达情感和理解人际关系的复杂性。这个成语在日常交流中也能增添情感的色彩,使表达更加生动。
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母孙二人,更相依为命。
《资治通鉴·汉纪·献帝建安十三年》:“刘备与诸葛亮相依为命。”
《后汉书·袁绍传》:“绍与曹操相依为命。”
《汉书·王莽传》:“莽与太后相依为命。”
《史记·项羽本纪》:“项王与范增相依为命。”
《左传·僖公二十五年》:“晋侯与齐侯相依为命。”
晋武帝统一全国后,推行“以孝治天下”,提倡孝敬父母,尊重老人。他想启用西蜀尚书郎李密,就下诏书任命李密为郎中。李密不愿出来做官,就写《陈情表》上书晋武帝,说自己与祖母形影相吊、相依为命,待伺候祖母后再出来做官
死而复生的只有这些杂乱的败草。永逝不返的却是我们~的慈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