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20:05:22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1 00:46:38
“束广就狭”是一个成语,字面意思是将宽广的事物束缚成狭小的状态。基本含义是形容把广阔的事物或思想限制在狭小的框架中,体现了对事物的局限和压制。
“束广就狭”出自《庄子》中的相关典故,庄子在书中通过对比广阔与狭窄,探讨了思想的自由与限制。该成语反映了庄子对人的思想限制的批判,强调了思想应当自由流动,而不应被束缚在狭窄的框架内。
“束广就狭”可以用于多种场合: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这些成语的微妙差别在于,“束广就狭”强调了限制的消极含义,而“开阔视野”则是积极主动的扩展。
在**文化中,思想的自由与个人的创造力常常被重视。“束广就狭”提醒人们注意到社会及文化规范对个体思维的限制。在现代社会中,面对快速变化的环境,突破这种限制显得尤为重要,尤其是在创新和科技领域。
“束广就狭”让我感受到一种压抑和无奈,当人们被限制在狭小的框架中时,往往会感到焦虑和不安。这种情感促使我思考如何在生活和工作中寻找突破,追求更大的可能性。
在我的学*和工作中,有时会因为过于依赖传统的方法而感到束缚。曾经在一个项目中,我坚持使用旧有的流程,结果导致进展缓慢。后来我意识到应该“束广就狭”,尝试新的方法,最终项目顺利完成。
在一首诗中可以这样写:
思绪如潮涌,未曾束广就狭,
追梦无畏惧,纵使路途遥,
开放心灵舵,乘风破浪行,
未来在前方,愿与星辰共舞。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以是“narrow-minded”,意指心胸狭窄,缺乏开放的态度。虽然表达的具体方式不同,但两者都强调了思想的局限性。
通过对“束广就狭”的学,我认识到开放思想的重要性。在语言学和表达中,这个成语提醒我不要被固有观念束缚,要勇于探索新的视角和可能性。这种思维的灵活性对于个人的成长和发展至关重要。
荆公旧有诗云:‘我名公字偶相同,我屋公墩在眼中。公去我来墩属我,不应墩姓尚随公。’他人欲隐括此意,非累数十言不可,而公以二十八字尽之,真得束广就狭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