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9:20:27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1 00:46:12
“束兵秣马”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束缚兵器,给马喂食”。其基本含义是指准备好军事装备和马匹,以备作战或出征,暗示着为即将来临的事情做好充分准备。这个成语通常用来形容在行动前的周密准备。
“束兵秣马”最早出现在《史记》中,描述的是古代战争和军事准备的场景。历史上,战斗前,军队需要对武器进行整理和对马匹进行喂养,以确保在战斗中能够高效作战。这个成语体现了古人对战争准备的重视,也反映了对万事俱备的态度。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在**传统文化中,军事准备是极为重要的,强调计划与执行的严谨性。“束兵秣马”作为成语不仅反映了古代的军事思想,也适用于现代社会的各个方面,如商业、教育等。其意义在现代社会依然适用,尤其是在强调效率和竞争的环境中。
“束兵秣马”这个成语让我联想到责任和准备的必要性。在生活中,无论是工作还是学*,提前做好准备总是能增加成功的机会。这种准备不仅仅是技术上的,更多的是心理上的一种安定与自信。
在我大学期间,参加一个重要的项目时,我深刻体会到“束兵秣马”的重要性。我们团队在项目启动前做了详尽的市场调研和风险评估,确保所有成员都对项目有清晰的理解,最终顺利完成了任务。
在一个充满挑战的时代,束兵秣马,方可出征;在未知的旅途上,准备周全,方能无畏。——用这个成语启发年轻人,鼓励他们在面对困难时,做好准备。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以是“Prepare for the worst, hope for the best”,意指在面对不确定的情况时,做好最坏的打算。这种思维方式在许多文化中都存在,反映了对准备的重要性的普遍认同。
通过对“束兵秣马”的深入学,我认识到它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成语,而是蕴含了深刻的哲理。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成语的内涵与背景,有助于提高表达的丰富性和准确性。这个成语提醒我,无论在任何领域,充分的准备总是成功的关键。
后人有诗叹玄德曰:‘束兵秣马去匆匆,心念天言衣带中。撞破铁笼逃虎豹,顿开金锁走蛟龙。’
《资治通鉴·汉纪·光武帝建武二年》:“光武乃束兵秣马,将讨之。”
《后汉书·皇甫嵩传》:“嵩乃束兵秣马,将讨之。”
《汉书·李广传》:“广乃束兵秣马,誓师而出。”
《史记·司马穰苴列传》:“穰苴既辞,遂束兵秣马,以俟命。”
《左传·僖公二十三年》:“晋侯将伐郑,束兵秣马,将袭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