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1:51:11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0 14:16:11
“光彩夺目”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光辉的色彩使人眼前一亮,形容事物非常美丽、引人注目。它通常用来形容人或物的外表光鲜亮丽,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
“光彩夺目”这个成语的来源并不明确,但可以推测它是由“光彩”和“夺目”两个部分构成。“光彩”指光辉的颜色或光泽,而“夺目”则意味着强烈的光亮令人无法直视。这个成语可以追溯到古代文学作品中,用以描绘美丽的景象或人物。
“光彩夺目”可用于多种场合:
“光彩夺目”在**文化中常与美、魅力和吸引力相关联。在现代社会,这个成语可以用于描述时尚、艺术以及个人魅力的展示,反映出人们对美的追求和重视。
“光彩夺目”给人一种积极、愉悦的感觉,联想到美丽的风景、华丽的服装或成功的表现。它传达了一种对美好事物的赞叹和欣赏。
在我的生活中,曾参加过一个朋友的婚礼,现场布置得光彩夺目,特别是新娘的婚纱,让我深刻体会到这个成语所表达的美丽和震撼。
在一首诗中可以这样使用:“月光洒下银辉,星辰闪烁如眼,夜空光彩夺目,梦中思念无边。”
在英语中,可以用“dazzling”来表达类似的意思,意指光辉灿烂、令人惊艳的事物。这种表达也常用于描述美丽的风景或迷人的外貌。
“光彩夺目”不仅是一个描绘美的成语,更是表达一种对生活、艺术和人际关系中美好事物的向往。它提醒我在学*语言过程中,重视生动形象的表达,提高自己的表达能力和审美情趣。
乃令左右引于宫内游观,玉台翠树,光彩夺目。
《明史·文苑传三·徐渭》:“渭天才超轶,诗文绝出伦辈。善草书,工写生。画山水人物花鸟,尤长于临摹,多出新意,光彩夺目。”
《清史稿·艺术传二·高其佩》:“其佩画山水人物,尤长于指画,多出新意,光彩夺目。”
《宋史·文苑传六·米芾》:“芾为文奇险,不蹈袭前人轨辙。特妙于翰墨,沉着飞翥,得王献之笔意。其绘画山水人物,尤长于临摹,多出新意,光彩夺目。”
《红楼梦》第五回:“宝玉看时,只见那匾上写着‘太虚幻境’四个大字,光彩夺目。”
《晋书·张华传》:“华见其文,光彩夺目,因加称赏。”
西晋时期,荆州刺史石崇靠抢劫外地商人而积累了万贯家财,被调至京城做卫尉,大肆挥霍。晋武帝的舅舅王恺也极力铺张浪费,想办法与石崇比富。王恺得到一株珊瑚十分得意,拿到石崇家。石崇拿出六七株光彩夺目的珊瑚送给他。王恺自叹不如
解开来,只见一团绵裹着寸许大一颗夜明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