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22:02:33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1 03:29:51
“牛衣对泣”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在牛衣下相对哭泣”。这个成语通常用来形容夫妻之间的深情和相互依赖,也可以指在困境中共同忍受苦难的情感。
“牛衣对泣”的来源可以追溯到《汉书·王婉传》。其中讲述了东汉时期的王婉和她的丈夫生活贫困,但他们相互扶持,尽管生活艰难,却依然保持深厚的感情。这个成语的形象生动地描绘了在艰难环境中夫妻的相濡以沫。
该成语可以在多种语境中使用,尤其是在描述夫妻感情、朋友之间的支持或家庭成员之间的相互关爱时。在文学作品中,常常用来刻画人物的情感深度。在日常对话中,可以用来形容某种艰难的共同经历。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在传统**社会,家庭和夫妻关系被视为极为重要的价值观。成语“牛衣对泣”反映了古代社会对婚姻和家庭情感的重视。现代社会虽然变迁,但这一成语在强调家庭温暖和情感支持方面仍然适用。
“牛衣对泣”让我联想到那些在困境中依然相互支持的人们,带有一种温暖和坚韧的情感。它让我意识到在生活中的困难时刻,彼此的陪伴和理解是多么重要。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经历过一段艰难的时期,那时我的朋友们给了我很大的支持。我们一起度过了这段艰难的时光,正如“牛衣对泣”所描绘的情感一样,相互支持和理解让我感到温暖。
在一首诗中可以这样写:
“牛衣对泣共艰辛,
寒风凛冽不曾分。
携手同渡苦与甜,
相扶相携到白头。”
在英语中,有类似的表达如“through thick and thin”,意指在艰苦时期仍然相互支持。虽然两者表达的情感类似,但“牛衣对泣”更强调夫妻或密切关系中的相互依赖,而“through thick and thin”则可以适用于更广泛的关系,如朋友或团队。
“牛衣对泣”不仅是一个成语,更是一种深刻的情感表达,代表着在困境中不离不弃的精神。在语言学*和表达中,这个成语提醒我们珍惜身边的人,理解彼此的支持与陪伴的重要性。它在生活中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教会我们如何面对困难,如何在彼此之间建立深厚的情感联系。
初,章为渚生学长安,独与妻居。章疾病,无被,卧牛衣中;与妻决,涕泣。
《旧唐书·李义府传》:“义府少贫,常衣牛衣,与妻子对泣。”
《南史·王僧辩传》:“僧辩少贫,常衣牛衣,与妻子对泣。”
《晋书·王导传》:“导少有风仪,善谈名理,尝与友人共卧,夜半,友人觉,起视之,导犹衣牛衣,对泣。”
《后汉书·王霸传》:“初,光武兄事霸,及霸为郡吏,光武为大司马,每相见,常共卧起。霸妻知光武贵,谓霸曰:‘君与刘公同卧起,今刘公贵矣,君独衣牛衣,何也?’霸笑而不答。后光武即位,霸犹衣牛衣,帝问之,霸曰:‘臣自知无功,不敢受禄。’”
《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平原君家贫,常衣牛衣,与妻子对泣。”
汉朝书生王章到京城长安读书,学习成绩十分优秀,因为家里很穷,只好与妻子躺在盖牛用的蓑衣里御寒。一天生病,他担心自己会死,与妻子在蓑衣里相对哭泣。后来当官,因看不惯汉成帝的舅舅王凤专权,不听妻子的劝告上书而被赐死
翁家乏食,借贷无门,典质已尽,搔首踟蹰,~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