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08:16:18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0 10:22:16
“一衣带水”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一件衣服(只隔着)一条水流”,形象地表达了人们虽然被水流隔开,但仍然紧密相连的关系。这个成语的基本含义是指两个地方或人之间的关系非常近,彼此相互依存。
“一衣带水”来源于**古代的诗文,最早见于《汉书·地理志》。其中提到的地理现象,形象地描绘了水流和衣物之间的紧密关系。成语中的“衣”和“水”分别代表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联系和地理上的距离,反映了古人对亲密关系的重视。
在文学作品中,“一衣带水”常用于描绘亲密的友情、深厚的情感或地理上的接近。在日常对话中,人们可以用这个成语来形容两个地方或人之间的关系。例如,在谈论两个城市的文化交流时可以提到它们是一衣带水的关系。演讲中,演讲者可以用这一成语强调团结的重要性。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在**传统文化中,亲情、友情和邻里关系被极为重视。“一衣带水”反映了古人对人际关系的理解和对和谐社会的向往。现代社会中,尽管科技使得人与人之间的距离缩短,但这一成语依然适用,强调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连接。
这个成语让我联想到亲密的朋友和家人之间的关系,尤其是在异地他乡时,尽管身处不同的地方,但内心的牵挂和情感依然紧密相连。这种情感让我感到温暖和安心,提醒我珍惜身边的人。
在我大学期间,我和一位来自不同省份的同学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尽管我们来自不同的文化背景,但“一衣带水”的关系让我们在学*和生活中互相支持。我们常常分享各自的家乡故事,感受到了一种无形的联系。
在一个秋天的黄昏,我写道:
天边的云彩如同我们的一衣带水,
尽管远隔千里,心却如影随形。
无论何时何地,友谊如涓涓细流,
在岁月的河流中,永不停息。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close-knit”,强调紧密的关系和联系。然而,中文的“一衣带水”更强调地理距离与情感联系之间的对比,体现了文化中对距离的哲学思考。
通过对“一衣带水”的学*,我更加理解了人际关系的复杂性和深刻性。这个成语不仅丰富了我的语言表达,也让我在日常生活中更加关注和珍惜与他人的联系。它提醒我,无论距离多远,真挚的情感总能跨越一切障碍,保持亲密的联系。
我为百姓父母,岂可一衣带水不拯之乎?
清·黄宗羲《明夷待访录·原君》:“一衣带水,不足以限南北。”
明·冯梦龙《警世通言·王安石三难苏学士》:“此水虽隔一衣带,然终非长久之计。”
宋·苏轼《前赤壁赋》:“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
唐·王勃《滕王阁序》:“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
《南史·陈后主纪》:“岂可限一衣带水不拯之乎?”
公元581年,杨坚取代北周称帝,建立了隋朝,称隋文帝,统一北方后,面对长江以南的陈朝就想统一全国,他经常对手下人说:“我是老百姓的父母,难道因为像衣带似的长江就能挡住我去拯救那里的老百姓吗?”于是出兵渡江灭掉陈朝
香港地方,同中国大陆相离,仅仅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