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09:08:02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1 00:01:30
成语“昏定晨省”字面意思是“在黄昏时进行决定,在清晨时进行检查”。它的基本含义是指在做出决策之后,经过一夜的思考和反省,能够更清晰地认识到事情的真相和合理性,体现了人们在处理问题时应当冷静思考、反复斟酌的态度。
“昏定晨省”出自《后汉书·王允传》。王允在一段时间内面临复杂的政治局势,他通过在晚上进行决策,早晨再来反思和调整,表现出一种深思熟虑的态度。这一成语反映了古人对于智慧和决策过程的重视,也传达了在面对重大决策时应保持的冷静和理智。
“昏定晨省”在不同语境下的使用可以包括: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在**传统文化中,深思熟虑、谨慎决策被认为是智慧的体现。尤其在儒家思想中,强调对于行为后果的反思和自省,符合“昏定晨省”的理念。现代社会中,这一成语同样适用于工作决策、人生选择等情境,提醒人们要理性分析,避免冲动。
“昏定晨省”让我联想到一种稳重和智慧的态度。当面临选择时,保持冷静和理性,有助于做出更佳的决定。它传达了一种深思熟虑的智慧,也让我意识到,自我反省是成长的重要环节。
在我的生活中,有一次面临职业选择时,我用了“昏定晨省”的方法。晚上做出初步决定后,第二天早晨醒来时,我重新审视了自己的选择,并最终做出了更符合自己长远发展的决定。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昏定晨省”:
黄昏思绪如潮涌,晨光微曦明心省。
决策时,莫匆忙,静待天明再回眸。
在英语中,可以用“sleep on it”来表达类似的意思,强调在做出决定前先休息一下,待清醒后再考虑。这种表达同样强调了反思和深思熟虑的重要性。
通过对“昏定晨省”的学,我更深刻地理解了反思在决策中的重要性。这不仅是一个成语,更是一种智慧的生活态度。在我的语言学和表达中,“昏定晨省”提醒我在面对任何选择时,都应保持冷静,经过深思熟虑,才能做出更明智的决策。
凡为人子之礼,冬温而夏清,昏定而晨省。
《宋史·司马光传》:“光孝友忠信,恭俭正直,居处有法,动作有礼。在洛时,每往夏县展墓,必过其兄旦,旦年将八十,奉之如严父,保之如婴儿。自少至老,语未尝妄,自言:‘吾无过人者,但平生所为,未尝有不可对人言者耳。’每上疏,辄夙兴露立,以待召对。或留宿阁下,夜分不寐,昼则默坐,虽水浆不入口,以至委顿。或劝以少休,光曰:‘死而后已。’”
《后汉书·杨震传》:“震少好学,受《欧阳尚书》于太常桓荣,明经博览,无不穷究。诸儒为之语曰:‘关西孔子杨伯起。’常客居于湖,不答州郡礼命数十年,众人谓之晚暮,而震志愈笃。后有冠雀衔三鳣鱼,飞集讲堂前,都讲取鱼进曰:‘蛇鳣者,卿大夫服之象也。数三者,法三台也。先生自此升矣。’年五十,乃始仕州郡。”
《汉书·王吉传》:“吉与贡禹为友,世称‘王阳在位,贡公弹冠’,言其取舍同也。吉子骏,骏子崇,自吉至崇,世名清廉,然材器名称稍不能及父,而禄位弥隆。皆好车马衣服,其自奉养极为鲜明,而亡金银锦绣之物。及迁徙去处,所载不过囊衣,不畜积余财。去位家居,亦布衣疏食。天下服其廉而怪其奢,故俗传‘王阳能作黄金’。”
《左传·僖公二十三年》:“昏定晨省,以事父母。”
《礼记·曲礼上》:“凡为人子之礼,冬温而夏凊,昏定而晨省。”
不但将亲戚朋友一概杜绝了,而且连家庭中~,一发都随他的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