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08:31:06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1 11:58:07
成语“重足而立”字面意思是“用双脚重重站立”。其基本含义是形容人站立时脚步沉重,通常用来比喻人因内心的纠结、困惑或沉重的负担而难以决断或行动。
“重足而立”出自《庄子·齐物论》,文中提到重足者难以行动,象征着一种无法自拔的状态。庄子以此表达了对人生困境的深刻理解,反映了他对自由与束缚的思考。
在文学作品中,常用“重足而立”来描绘人物内心的挣扎或困境。在日常对话中,可以用来形容某人在面对重大决定时的犹豫不决。在演讲或写作中,可以用作形象的比喻,增强论述的感染力。
在**文化中,重足而立反映了对选择和责任的深刻思考,尤其是在面临人生转折点时。现代社会中,虽然生活节奏加快,但人们在重大决策面前仍然会感到压力与困惑,这使得该成语在当今仍具现实意义。
“重足而立”让我联想到在关键时刻的焦虑和挣扎。它让我意识到,无论是工作还是生活,面对重大选择时的内心波动是普遍存在的。这一成语提醒我们,要勇于面对选择,尽管过程可能艰难。
在大学时,我曾面临选择专业的困扰。那段时间我常常感到“重足而立”,无论是对未来的迷茫还是对父母期待的压力,都让我难以做出决策。最终,我通过与朋友和老师的交流,慢慢理清了自己的思路,做出了选择。
在一个故事中,我可以写道: “那天,阳光透过树叶洒在小径上,李明站在十字路口,心中充满了重足而立的纠结。他知道,左边是安稳的工作,右边是未知的梦想。犹豫间,时间仿佛凝固了,耳边的鸟鸣声也显得格外清晰,仿佛在催促着他做出选择。”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以是“at a standstill”,意指停滞不前。虽然在形式上有所不同,但两者均传达了因内心冲突而导致的行动迟缓的状态。
通过对“重足而立”的学*,我深刻理解了面对选择时人们内心的挣扎。这一成语不仅丰富了我的词汇,也让我在表达中更加细腻和深刻。它提醒我在生活中,面对选择时要勇敢,努力克服内心的犹豫和困惑。
故使天下之士,倾耳而听,重足而立,阖口而不言。
汉朝时期,张汤因改定刑律法令而做了廷尉,太子洗马汲黯对他十分不满,说他不努力去降低犯罪使人们生活富足,而是陷人于罪,如果这样下去,将使天下人重足而立、侧目而视。汲黯因此被外放为淮阴郡太守
胁持荐绅,开告讦之门,兴罗织之狱,士大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