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19 23:45:29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0 14:02:52
成语“倾耳而听”字面意思是将耳朵倾斜过来仔细听,通常用来形容一个人认真倾听、关注他人所说的话。基本含义强调对他人意见或声音的重视与专注。
“倾耳而听”出自《论语·为政》。孔子提到要“听其言而观其行”,强调要认真倾听他人的观点与言行。这一成语在**传统文化中常被用来强调倾听的重要性,是一种对他人意见的尊重。
该成语常在正式和非正式场合中使用,包括:
同义成语:
这两个成语都强调专注与集中,适用于不同的场合。
反义成语:
这两个成语则表达了对他人话语的不重视,正好与“倾耳而听”相反。
在**文化中,倾听被视为一种美德。特别是在传统的家庭和社会关系中,倾耳而听能够促进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与理解。现代社会中,尽管生活节奏加快,人们依然需要在工作和生活中保持倾听的态度,以增强人际关系。
“倾耳而听”让我联想到专注、尊重和理解。它传递出一种温暖的情感,表明倾听是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重要方式。这个成语让我意识到在沟通中,不仅要说,还要认真听,这样才能更好地理解他人。
在我个人的生活中,我常常会用“倾耳而听”来提醒自己在与朋友交流时要更加专注。记得有一次,我的一个朋友遇到了困难,我认真倾听了她的烦恼,给了她一些建议,最终她感到很受鼓舞。这让我深刻体会到倾听的力量。
在一次班级活动中,我写了一首小诗,融入了“倾耳而听”的主题:
倾耳而听心声起,
共鸣此刻情意浓。
话语间藏万千思,
倾听者心亦相通。
通过这首诗,我表达了倾听带来的共鸣与情感交流。
在英语中,“to lend an ear”可以与“倾耳而听”相对应,意思是愿意倾听他人的声音或意见。尽管文化背景不同,但倾听的重要性在许多文化中都是相似的。
通过对“倾耳而听”的学*,我体会到倾听不仅是一种技能,更是一种态度。它在沟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在日常生活和语言表达中,保持倾听的态度,是我所追求的目标。
倾耳而听之,不可得而闻也。
《晋书·王导传》:“导知敦不悦,乃呼周顗曰:‘伯仁,卿何乃尔!’顗曰:‘君何为诬罔天听,倾耳而听谗贼之言!’”
《后汉书·班超传》:“超乃顺风纵火,前后鼓噪。虏众惊乱,超手格杀三人,吏兵斩其使及从士三十余级,余众百许人悉烧死。明日乃还告郭恂,恂大惊,既而色动。超知其意,举手曰:‘掾虽不行,班超何心独擅之乎?’恂乃悦。”
《汉书·张良传》:“良因说沛公,令郦食其持重宝啖秦将。秦将果畔,欲连和俱西袭咸阳,沛公欲听之。良曰:‘此独其将欲叛耳,恐士卒不从。不从必危,不如因其解击之。’沛公乃引兵击秦军,大破之。”
《左传·僖公二十四年》:“郑伯如楚,子家与之言,郑伯倾耳而听之。”
《史记·项羽本纪》:“项王乃夜起,饮帐中。有美人名虞,常幸从;骏马名骓,常骑之。于是项王乃悲歌慷慨,自为诗曰:‘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歌数阕,美人和之。项王泣数行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视。”
民皆引领而望,~,悲号仰天,叩心而怨上,故陈胜大呼,天下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