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09:41:03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0 14:01:59
“倾城而出”是一个成语,字面意思是“倾倒整个城市而出”,形容女子的美貌能够使整个城市为之倾倒。基本含义是形容女子的容貌极其美丽,能够吸引众人的目光,令人心动。
“倾城而出”源自古代文学,最早见于《红楼梦》中,书中描述了林黛玉的容貌,形容其美丽如花,能够倾倒众生。这个成语表达了对女性美丽的极致赞美,反映了古代社会对女性外貌的重视。
“倾城而出”主要用于文学作品、诗歌、小说中,描绘女性角色的美丽。在日常对话中,也可以用来夸奖某位女性的容貌。此外,在演讲或文艺创作中,使用该成语可以增强语言的表现力,营造一种浪漫或欣赏的氛围。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在**传统文化中,女性的美丽通常被视为一种重要的价值,成语“倾城而出”反映了这种审美观念。在现代社会,尽管对女性的评价逐渐多元化,但外貌依然是社会交往中的重要因素,这使得该成语在当今依然具有一定的适用性。
“倾城而出”给人一种浪漫和理想化的感觉,常常让我联想到古代诗词中对美人的赞美与渴望。这种情感反应使我在表达对美的欣赏时,能够更加生动和形象。
在生活中,我曾经在一次朋友聚会上遇到一位气质出众的女生,大家都忍不住称赞她的美丽,此时我想到了“倾城而出”这个成语,心中默念,便在社交场合中也用它来表达对她的赞美。
在一首关于春天的诗中,可以这样写: “春风十里送花香, 倾城而出映朝阳。 桃花流水共徜徉, 一笑倾倒万千场。”
在西方文化中,常用“beauty that could launch a thousand ships”来形容女性的美丽,意指某位女子的美丽足以引发战争。这与“倾城而出”有异曲同工之妙,都是对女性美的高度赞美,但前者更强调其造成的影响力。
通过对“倾城而出”的学,我深刻理解到成语不仅是语言的表达,更是文化的传承。它在我语言学和表达中具有重要意义,帮助我丰富了词汇的运用和表达的灵活性。
倾城远追送,钱我千里道。
《资治通鉴·唐纪》:“李克用倾城而出,以击黄巢。”
《后汉书·袁绍传》:“绍倾城而出,以拒曹操。”
《汉书·王莽传》:“莽倾城而出,以迎汉兵。”
《史记·项羽本纪》:“项羽倾城而出,与汉军战于垓下。”
《左传·僖公二十五年》:“晋侯倾国而出,以伐曹。”
葑门荷宕天启壬戌六月二十四日,偶至苏州,见士女~,毕集于葑门外之荷花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