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07:49:28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0 14:02:28
“倾巢而出”这个成语字面意思是“倾倒巢穴而全部出来”,形象地描绘了鸟类在受到威胁时,整个鸟巢的鸟都会飞出保护自己。引申义为在面对某种重大**或威胁时,所有人或所有力量都倾巢而出,齐心协力,集体行动。
“倾巢而出”最早见于《后汉书·王允传》,原文提到“臣闻之:倾巢之鸟,必为所害。”意思是说,鸟儿在面临危险时,往往会倾巢而出。这个成语反映了古代对动物行为的观察,并用以比喻人们在重大**面前的团结和行动。
“倾巢而出”可以用在多种场合: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在**文化中,集体主义思想根深蒂固,“倾巢而出”体现了团结和合作的重要性。在现代社会,尤其是在面对重大灾难或危机时,这种精神尤为重要,能够激励人们共同面对挑战。例如,在自然灾害发生时,社区居民往往会团结一致,互相帮助。
“倾巢而出”传达出一种紧迫感和团结的力量,令人感受到人们在困难时刻的不屈精神和同舟共济的情感。它让我联想到团队合作的必要性,以及在逆境中团结的力量。
在我参与的一个志愿者活动中,当我们得知社区需要帮助时,大家都倾巢而出,积极参与到救助行动中。这个经历让我深刻感受到团结的力量,以及在危机时刻人们的响应和行动。
在一个故事中,可以这样写: “当黑暗的云层笼罩着这座小城,居民们没有退缩,他们倾巢而出,手握火把,点亮了前行的路。那一刻,所有的恐惧和不安在团结的力量中烟消云散。”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是“to rally together”,意指为了共同的目标而团结行动。虽然表达方式不同,但核心思想都是强调团结和共同努力的重要性。
通过对“倾巢而出”的学*,我深刻认识到团结的力量在任何社会和文化中都是不可忽视的。这个成语不仅丰富了我的词汇,也让我在面对生活中的挑战时,懂得了更好地与他人合作。
由是倾巢举落,望德如归。
《三国志·吴书·周瑜传》:“瑜倾巢而出,以拒曹操。”
《后汉书·袁绍传》:“绍倾巢而出,以攻曹操。”
《资治通鉴·汉纪·高帝十一年》:“韩信倾巢而出,以击赵。”
《史记·项羽本纪》:“项羽倾巢而出,与汉王战于垓下。”
《左传·僖公二十三年》:“齐师倾巢而出,以伐莒。”
平日不大出门的人,这两天也都~。(端木蕻良《曹雪芹》第十二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