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01:07:12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0 14:02:01
“倾家败产”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倾覆了家产,败坏了财富”。它形容一个人因某种原因(通常是赌博、投资失败或者其他不当行为)而导致家庭财产的破产或严重损失,通常伴随着巨大的经济损失和生活困境。
该成语的来源并不明确,但可以追溯到古代社会中,家庭财富的积累与个人的命运息息相关。在古代,家产不仅代表着个人的财富,也象征着家族的荣誉和地位。历史上,有许多关于因赌博、贪婪或投机而导致家庭破产的故事,这些故事反映出社会对财富管理和道德观念的重视。
“倾家败产”可以在多种语境中使用,如: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在**传统文化中,家庭和财富的关系十分紧密,家产象征着家庭的延续和繁荣。因此,倾家败产不仅是经济问题,更是道德和社会责任的问题。在现代社会,随着金融市场的发展,投资风险和金融教育的缺乏,使得更多人面临倾家败产的风险。
“倾家败产”带给人的情感反应通常是悲痛和惋惜,尤其是当一个家庭因为外部或内部原因而破产时,往往会引起同情和反思。此成语也提醒人们要理智处理财务问题,避免因一时的冲动而导致重大的后果。
在我的生活中,曾经听闻一个朋友因盲目投资而倾家败产的故事。这让我意识到在进行任何形式的投资时,理性和谨慎是多么重要。我也尝试在与朋友讨论理财时,用这个成语来警示大家。
在诗歌创作中,可以这样使用:
财富如风,瞬息万变,
一念之间,倾家败产。
理智为舵,航行稳健,
切莫因贪,失去心安。
在英语中,可以用“to lose everything”或“to go bankrupt”来表达类似的意思。虽然这些表达不完全等同于“倾家败产”,但同样传达了因不理智的财务决策而导致的严重后果。
通过对“倾家败产”的学,我深刻体会到理财的重要性和风险意识的必要性。这不仅是语言学中的一个成语,更是生活中需要时刻警惕的教训。这个成语在表达失去和后悔的情感时,具有很强的表现力和警示作用,值得在日常交流中灵活运用。
为这点小事弄的人家倾家败产,也不算什么能为!
《明史·食货志》:“民有倾家败产者,皆由官吏之不廉也。”
《宋史·食货志》:“民有倾家败产者,皆由官吏之不廉也。”
《晋书·王衍传》:“衍既败,倾家败产,无所归。”
《后汉书·袁绍传》:“绍既败,倾家败产,无所归。”
《史记·货殖列传》:“倾家败产,以至於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