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10:06:36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0 17:01:14
“吠影吠声”是一个成语,字面意思是狗对着影子和声音狂吠。引申义为对一些虚幻的事物或无关紧要的事情产生反应,形容人对一些无谓的事情过于敏感或反应过度,通常带有贬义。
该成语的出处可以追溯到古代文献,特别是在《庄子》中有类似的表达,描述了人们对虚幻事物的执念和反应。狗吠影子和声音的情景常常被用来比喻那些对不值得关注的事物产生无谓反应的人。
“吠影吠声”常用于文学作品、日常对话以及演讲中,尤其是在批评某些人的行为时。例如,若有人对一些毫无意义的争论或小事过于关注,就可以用这个成语来形容。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在现代社会中,尤其是社交媒体盛行的背景下,“吠影吠声”所描绘的现象更加突出。人们常常对一些无关紧要的事情过于关心,而忽视了真正需要关注的事情。这种现象在社交网络上尤为明显,许多无端的争论和情绪化的反应都可以用这个成语来形容。
“吠影吠声”这个成语让我联想到生活中的一些小争吵和无谓的争论。它提醒我在面对一些无意义的事情时,应该保持冷静,而不是像狗一样对影子吠叫。这个成语也让我意识到,很多时候我们应该把注意力放在更重要的事情上。
在工作中,我曾经遇到一个同事总是对一些小问题反应过度,常常因此而影响团队的士气。于是我在一次会议上提到“吠影吠声”,希望大家能集中精力解决真正重要的问题,而不是在无谓的争论中消耗时间。
在一首诗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吠影吠声”:
月下影摇曳,狗吠声声急,
无谓争论起,何不静心思?
这展现了在安静的夜晚,面对无谓争论时的思考与反思。
在其他文化中,类似的表达也存在。例如,英语中有“barking up the wrong tree”,意指在错误的方向上努力,反映了与“吠影吠声”相似的意思,但侧重于错误判断的方向。
通过对“吠影吠声”的学习,我深刻理解到在交流和表达中,保持理性和专注是多么重要。这个成语不仅丰富了我的词汇,也提醒我在日常生活中避免对无谓事物的过度反应,从而更好地处理人际关系和工作事务。
谚云:‘一犬吠形,百犬吠声’。
《明史·杨士奇传》:“士奇曰:‘此吠影吠声,不足怪也。’”
《宋史·王钦若传》:“钦若曰:‘此吠影吠声,不足怪也。’”
《晋书·王衍传》:“衍曰:‘此吠影吠声,不足怪也。’”
《世说新语·排调》:“王丞相尝谓诸子曰:‘汝等皆吠影吠声,何足道哉!’”
《后汉书·班超传》:“超曰:‘此犬吠影吠声,不足怪也。’”
叭儿们何尝知道什么是民族主义,又何尝想到民族,只要一吠有骨头吃,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