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3 15:48:02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0 21:51:34
“戴天履地”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为“头顶着天空,脚踩着大地”。其基本含义是形容一个人心怀天下、脚踏实地,通常用来形容为人正直、胸怀壮志,有理想和抱负的人。
“戴天履地”出自《大元大一统志》,原文为“戴天履地,君子之道也。”成语反映了古代文人对理想人格的追求,强调一个人应当有高尚的志向和扎实的基础。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在**传统文化中,强调个人的责任感和为社会贡献的精神是重要的价值观。成语“戴天履地”在现代社会中依然适用,尤其是在强调个人理想和社会责任的语境下,能够激励人们追求更高的目标。
“戴天履地”给人一种积极向上的情感,联想到理想、责任和坚定的信念。这个成语能够激励人们在生活中不断追求自己的梦想,同时也提醒我们要脚踏实地,不忘现实。
在我个人的生活中,我时常会用“戴天履地”来激励自己在学和工作中保持理想与实际相结合的态度。例如,在准备考试时,我会提醒自己要有理想的目标,同时也要在学过程中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
在一次文学创作中,我写道: “在这浩瀚的星空下,仰望着无尽的未来,我心中燃起无数梦想的火焰。唯有戴天履地,才能在这条未知的道路上,走出属于自己的辉煌。”
在英语中,类似于“戴天履地”的表达可以是“Keep your feet on the ground”,强调务实与理想的结合。然而,文化背景的不同使得这种表达在使用时的情感色彩和语境可能有所差异。
通过对“戴天履地”的学,我认识到这个成语不仅仅是一个词汇,它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和道德价值。它在我的语言学和表达中,强调了理想与现实的结合,对我个人成长和目标追求都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左传·僖公十五年》“晋大夫三拜稽首曰:‘君履后土而戴皇天,皇天后土,实为君之言。群臣敢在下风。’”
《晋书·王导传》:“戴天履地,莫不有亲戚。”
《后汉书·袁绍传》:“戴天履地,莫不有朋友。”
《汉书·王莽传上》:“戴天履地,莫不有兄弟。”
《史记·项羽本纪》:“戴天履地,莫不有君臣。”
《左传·僖公二十五年》:“戴天履地,莫不有父母。”
你我皆向蒙王恩,~。不能报其万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