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1:55:57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1 00:48:31
成语“条分节解”的字面意思是将一件复杂的事情分成若干条理清晰的部分进行解释,强调理性分析和清晰表达。它的基本含义是指对事物进行细致的分析和解说,使其变得更加明晰易懂。
“条分节解”最早出现在古代文献中,虽然没有确切的出处,但它反映了**传统文化中重视逻辑思维和条理性的特点。成语的构成中,“条分”意味着将事物分成条理,“节解”则表示对各个部分进行解释,体现了对知识和信息的系统化整理。
该成语可以用于多种语境中,包括: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在**文化中,条分节解的思维方式体现了儒家思想中对理性和逻辑的重视。现代社会中,这种分析能力显得尤为重要,尤其在信息爆炸的时代,能够有效地分解和理解复杂问题是一个重要的技能。
“条分节解”给人一种理性、严谨的感觉,它引发了对系统思考和逻辑分析的联想。在学*和工作中,能够清晰地表达思想,往往会让人感到自信和满足。
在我的学*和工作中,我常常需要将复杂的项目进行条分节解,以便于制定计划和汇报进展。例如,在写论文时,我会先将主题拆分成几个部分,再逐一进行研究和写作,使整体结构更加清晰。
在一个关于求知的诗歌中,可以这样运用“条分节解”:
求知路上条分节,
层层递进理清晰。
一页一页书中解,
智慧之光照我行。
在英语中,与“条分节解”相对应的表达可能是“break it down”或“analyze step by step”。这反映了相似的思维方式,即在面对复杂问题时,先将其分解成更小的部分进行分析。
通过对“条分节解”的学,我深刻体会到在沟通和表达中,逻辑和条理的重要性。这不仅提升了我的语言能力,也帮助我在面对复杂挑战时,更加从容应对。理解和运用这个成语,有助于我在学和工作中更加有效地传达思想,解决问题。
义玄有章句学,先儒疑缪,或音故不通者,辄采诸家,条分节解,能是正之。
《明史·食货志》:“条分节解,以便施行。”
《续资治通鉴·宋理宗宝祐四年》:“条分节解,期于必行。”
《宋史·选举志》:“条分节解,务使明白。”
《文心雕龙·章句》:“条分节解,以类相从。”
《汉书·刑法志》:“条分节解,各有所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