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16:22:53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1 00:48:30
“束马悬车”是一个成语,字面意思是将马束缚起来,车子悬空,形象地描述了一个人无所作为或没有任何行动的状态。基本含义为“无所作为,空闲无事”,它常用来形容人处于一种被动或停滞的状态。
该成语源自《史记·封禅书》,其中提到“束马悬车,非无马也,非无车也,惟无所用耳”。这句话的意思是,虽然有马和车,但由于没有事情可做,所以马被束缚,车子也悬空,体现了对无所事事状态的描述。
“束马悬车”可以在多种场合中使用: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束马悬车”反映了一种被动的生活状态,常常与个人的积极性和追求目标的态度相关。在现代社会,职场中经常出现这样的情况,许多人因缺乏挑战而感到无聊或失落。这个成语提醒人们要时刻保持对生活和工作的热情与目标。
“束马悬车”带给我的情感反应是无奈与焦虑。在这样一种状态下,我总是会想起那些被压抑的潜能和未实现的目标。这种描述也让我思考如何避免这样的状态,保持积极向上。
在我的学习和工作中,也曾经历过“束马悬车”的时刻。有一段时间,我的工作内容相对简单,缺乏挑战,感到非常无聊。我通过主动寻求新任务和学习新技能,逐渐走出了这种状态。
在春天的晨曦中, 我独自漫步在寂静的大道, 四周的花儿争相绽放, 而我却如同束马悬车, 无从选择,无所作为。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以是“to be at a standstill”,意指停滞不前或无所作为。虽然表达方式不同,但所传达的情感和状态是相似的,反映了普遍的人类经历。
通过对“束马悬车”的学习,我认识到这个成语不仅仅是描述一种状态,更是对个人积极性和目标导向的反思。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了解成语的深层含义和使用场景,能够更好地丰富我的表达,传递更深刻的情感和思想。
束马悬车,上卑耳之山。
《后汉书·光武帝纪上》:“光武将击王郎,军于巨鹿,王郎遣将攻信都,信都大姓马宠等开门内之,光武兄子李忠斩宠等,自是城中莫敢复叛。”
《汉书·王莽传下》:“莽遣将军王邑、王寻发兵平定山东,邑、寻合将百万之众,所过当者破,及南阳,遇刘秀等,战于昆阳,邑、寻军大败,邑、寻皆死,莽遂失天下。”
《战国策·齐策一》:“齐人伐魏,束马悬车,以塞大梁之门。”
《史记·晋世家》:“晋文公欲伐曹,假道于卫,卫人不许。还自河南济,束马悬车,以袭曹。”
《左传·僖公二十五年》:“晋侯将伐曹,假道于卫,卫人不许。还自南河济,束马悬车,以袭曹。”
高上寻云霓,深谷肆无景,~,然后得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