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19:12:53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1 13:24:22
成语“韬晦待时”由“韬”、“晦”、“待”、“时”四个字组成。字面意思是“隐藏自己的才华和抱负,等待合适的时机”。基本含义是指在某种环境下,出于谨慎或策略的考虑,暂时隐藏自己的能力和意图,以便在将来有更好的机会施展或实现自己的目标。
“韬晦待时”出自《庄子》,表达了**古代哲学中对智慧和处世之道的思考。庄子提倡顺应自然、随遇而安,强调在适当的时机行动的重要性。这个成语反映了道家思想中的“无为而治”,即在复杂的环境中保持低调,待时而动。
该成语可以在多个语境中使用,如: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在**传统文化中,韬晦待时的智慧常常被视为一种高明的处世哲学。这种思想在古代士人、政治家中尤为普遍,强调深思熟虑和长远规划。在现代社会,尤其是在职场竞争和人际关系中,这一理念依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韬晦待时”让我联想到一种深思熟虑的智慧和耐心,也让我意识到在快速变化的环境中,有时隐忍和等待比急于表现更为重要。这种成语传递出一种内敛而坚定的力量,鼓励人们在面对挑战时保持冷静与理智。
在我个人的学*和工作中,曾经历过需要韬晦待时的阶段。在大学时,我加入了一个社团,虽然有许多想法,但我选择先观察,并了解团队的运作,最终在适当时机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受到了大家的欢迎。
在一个故事中,我可以写道: “在纷繁复杂的世界中,张伟是一位韬晦待时的智者。他总是默默地观察着周围的一切,像一只潜伏的猎豹,静静等待最佳的猎捕时机。每当机会来临,他便能一跃而起,展现出他深藏的才华。”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waiting for the right moment”或“biding one's time”。这些表达同样强调耐心和时机的重要性。在不同文化中,隐忍和耐心被视为美德,虽然表达方式有所不同,但核心思想相似。
“韬晦待时”不仅是一种策略,更是一种人生哲学。它教会我们在复杂环境中保持冷静,等待适合的时机去展现自己。这一成语在我语言学*和表达中显得尤为重要,因为它提醒我在沟通中要有耐心和策略,而不是急于求成。
辛亥那年国光就加入革命,后来时事日非,只好韬晦待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