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20:03:04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1 00:11:16
成语“智以利昏”并不是一个常见的成语。根据字面的拆分,我们可以分析其构成和潜在含义:
“智”指智慧、聪明;“以”表示用;“利”指利益、好处;“昏”则有模糊、混乱的意思。字面理解为“用智慧去追求利益,结果却变得模糊不清”。可以引申为用聪明才智追求物质利益,最终导致判断失误或视野受限。
该成语并没有明确的历史典故或文学出处,可能是现代人根据字面意义进行的构造或变体。它与许多传统成语如“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有一定的关联,表达了过度追求利益可能导致的后果。
在日常对话中,可以用“智以利昏”来形容那些过度追求物质利益而忽视道德或其他重要价值的人。在演讲或文学作品中,可以用来批评社会上某些现象,如商人为了利益而不择手段。
同义成语强调追求利益的行为,而反义成语则强调坚持道义和良知。
在现代社会中,物质利益常常被放在首位,很多人追求经济利益时容易迷失方向,因此“智以利昏”反映了当今社会对于道德与利益关系的思考和反思。
“智以利昏”带有一种警示的情感,提醒人们在追求利益时不要失去理智和判断力。它让我联想到许多商战、职场竞争中的故事,往往在利益面前,原则和道德被渐渐抛弃。
在自己的经历中,曾遇到过一些因追求个人利益而损害团队合作的同事,他们的行为让我意识到,利益固然重要,但团结和信任同样不可或缺。
“月明之夜,智者独行,思虑万千,然则智以利昏,终难得真理。”这句诗句表达了在追求智慧与利益的冲突中,人们往往迷失自我。
在英语中,可以用“penny wise, pound foolish”来表达类似的意思,意指在小事上精打细算,却在大事上失误,反映了对追求短期利益而忽视长期后果的警示。
通过对“智以利昏”的学习,我认识到在追求物质利益的同时,保持道德和理智的重要性。这一成语不仅丰富了我的语言表达,也使我在日常生活中更加注意平衡利益与道德之间的关系。
机过患生,吉凶相拂;智以利昏,识由情屈。
《后汉书·袁绍传》:“智以利昏,勇以气夺,此绍之所以败也。”
《汉书·王莽传上》:“智以利昏,勇以气夺,此莽之所以败也。”
《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智以利昏,勇以气夺,此赵之所以败也。”
《战国策·齐策四》:“智以利昏,勇以气夺,此齐之所以败也。”
《左传·僖公二十五年》:“智以利昏,勇以气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