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8:14:01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0 20:19:35
“廉泉让水”是一则成语,字面意思是“清廉的泉水让人饮用”。它的基本含义是指一种清廉、无私的品质,强调在公共事务中以公正无私的态度对待他人,愿意分享资源,体现出一种高尚的品德。
“廉泉让水”的成语来源较为模糊,似乎并没有确切的古代典故或文学出处。它可能是对传统文化中清廉正直的理想的提炼与升华,体现了对公正与无私的追求。在**古代,清泉常常被用作洁净、高尚的象征,因此这个成语可以看作是对传统美德的一种崇尚。
“廉泉让水”可以在多种语境中使用: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在**文化中,清廉和无私是被高度推崇的美德。古代的士人往往以“清白”的名声为荣,强调为民服务的责任感。在现代社会,尽管物质追求日益增强,但“廉泉让水”仍然提醒人们关注道德与伦理,倡导共赢与分享的精神。
“廉泉让水”带给人的情感反应通常是积极向上的,联想到无私奉献、助人为乐的品质。它激励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关注他人需求,培养宽容与分享的态度。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遇到一位老师,她总是乐于分享自己的教学资源,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她的行为让我想到了“廉泉让水”,我也希望能够像她一样,将自己的知识与经验分享给他人。
在一个故事中,可以描绘一位老者在村庄里开设免费的水井,村民们纷纷前来取水。老者对每个来者都微笑着说:“这水是清澈的,就像我对你们的心意,廉泉让水,共同分享这份美好。”
在西方文化中,有类似于“无私奉献”的理念,如“selfless service”。虽然表达方式不同,但核心价值观相似,强调无私与对他人的关心。
通过对“廉泉让水”的学,我意识到这不仅是一个成语,更是一个道德标准。在语言学和表达中,这种强调无私与共享的理念有助于我更好地与他人沟通,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帝言次及广州贪泉,因问柏年:‘卿州复有此水不?’答曰:‘梁州唯有文川、武乡、廉泉、让水。’
《清史稿·文苑传·郑板桥》:“廉泉让水,笔下生辉。”
《明史·儒林传·王守仁》:“廉泉让水,心怀天下。”
《宋史·文苑传·苏轼》:“廉泉让水,不染尘埃。”
《晋书·隐逸传·陶潜》:“廉泉让水,志在清贫。”
《后汉书·班彪传》:“廉泉让水,清风高节。”
南北朝时期,梁州人范柏年晋谒宋明帝请求办理朝政,谈话间,他们偶然说到广州的贪泉。宋明帝问范柏年的家乡有没有这种怪异的河流。范柏年回答道梁州没有贪泉,只有文川、武乡、廉泉、让水
~,幸被孤寒,弱榇残魂,家山可望,仁者之心庶几远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