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07:48:49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1 02:45:34
“清风高节”是一个成语,其字面意思是“清新的风”和“高尚的节操”。基本含义指的是一个人的品德高尚、气节坚定,通常用来赞美那些在困境中仍然保持高尚情操和正直品质的人。
“清风高节”最早出现在《宋史·李清照传》中,李清照以其高洁的情操和不屈的精神而被后人所铭记。这个成语还有可能受到古代文人的影响,尤其是在描绘士人气质时,常常使用“清风”来形容清白、正直的品德。
“清风高节”可以在多种场景中使用: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在**文化中,“清风高节”体现了传统儒家思想对品德的重视,尤其是在士人阶层中,这种精神被视为理想的道德标准。在现代社会,虽然面临物质主义的冲击,但这一成语仍然被广泛使用,鼓励人们保持正直和高尚的品德。
看到“清风高节”这个成语,我常常联想到那些在困难情况下坚持原则的人。他们的坚定和勇气让我感到敬佩,同时也激励我在生活中要有信念和勇气。
在我的学*和工作中,我时常会用“清风高节”来鼓励自己和他人,尤其是在面对压力和诱惑时。我也会用这个成语来描述那些坚持自我、不被外界影响的人。
在一个故事中,可以这样写: “在那个风雨飘摇的时代,李明如同一阵清风,带着高节和坚定的信念,清理着腐朽的社会。他的存在让人们看到了希望,感受到了高尚的力量。”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以是“integrity”或“nobility of spirit”。这两者都强调高尚的品德和正直的气节。在不同文化中,虽然表达方式不同,但对高尚品德的推崇是相似的。
“清风高节”不仅是一个成语,更是对一种高尚品质的追求。在语言学*中,理解和应用这个成语,可以帮助我更好地表达对美德的赞美,也使我在生活中时刻提醒自己保持清白和坚定的态度。
我有清风高节在,知君不负岁寒交。
《唐才子传·王维》:“维清风高节,时人高其才而鄙其行。”
《清史稿·林则徐传》:“则徐清风高节,中外咸仰。”
《明史·海瑞传》:“瑞清风高节,为世所称。”
《宋史·文天祥传》:“天祥清风高节,足以激贪立懦。”
《晋书·王导传》:“导清风高节,为时所重。”
果然华歆后来附了曹操,杀伏皇后,废汉献帝,管宁~,浊世不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