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01:59:57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1 14:31:00
“魂耗魄丧”是一个成语,字面意思是指人的魂魄受到极大的消耗与损失,形容极度的悲痛、恐惧或疲惫。它反映了人在遭遇重大打击或处于极端情境下,精神状态的崩溃和身体的虚弱。
该成语的来源并不明确,但可以从字面上的构成分析。 “魂”与“魄”在古代文化中常常被用来形容人的精神与灵魂。古代文献中提到的“魂魄丧失”往往与死亡、重大灾难或极度的情感冲击有关。这些元素可以在古代文学、哲学和思想中找到根源。
“魂耗魄丧”常用于文学作品中,描述人物在经历重大悲剧、失去亲人、遭遇灾难后的极度痛苦状态。例如,在小说中,主角失去挚爱之后,常常会用到这个成语来形容其心如死灰的状态。在日常对话中,当谈及某人因失业或家庭变故而感到痛苦时,也可以使用这个成语来形容其精神状态。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魂耗魄丧”在**传统文化中有着深厚的根基,反映了人们对精神和灵魂的重视。在现代社会,这个成语仍然适用,尤其是在心理健康的讨论中,表达了人们在情感创伤后的脆弱状态。
这个成语常常带给人深沉的忧伤和同情的情感反应。它使人联想到人类脆弱的一面,以及在遭遇困境时的无助感。这种情感的共鸣有助于加强人们对他人痛苦的理解与同情。
在我生活中,曾有朋友因亲人过世而感到魂耗魄丧,整日无精打采,需要时间来恢复自己的精神状态。这个成语让我能够更准确地表述他当时的情感状态,以及我对他所经历的痛苦的理解。
在一个故事中,可以写道:“她在窗前默默凝视着远方,心中充满了惆怅,仿佛整个世界都与她无关,魂耗魄丧的感觉如潮水般涌来,让她无从抵挡。”
在英语中,可以用“soul crushed”或“spirit broken”来表达类似的情感状态。这些表达也同样体现了在极端情境下人们的脆弱与痛苦,但具体的文化背景和情感波动可能有所不同。
通过对“魂耗魄丧”的学,我更加理解了人类情感的复杂性和脆弱性。这一成语不仅仅是语言表达的工具,更是情感沟通的重要载体,帮助我在语言学和表达中更好地理解他人的感受。
其视州县守令,若鹓鸾之视腐鼠,一或得之,魂耗魄丧,对妻子失色,甚至昏夜乞哀以求免。盖当时邑令之轻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