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4:31:25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1 01:47:37
“气急败丧”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气愤到极点,情绪低落到无以复加的状态。它形容人在遭遇挫折或失败时,心情非常沮丧、失落,表现出一种极度的消极情绪。
“气急败丧”源于古代文学,虽然没有明确的单一出处,但在多个文献中都有类似的表述。例如,古典诗词和戏剧中常常描绘人物在遭遇重大打击时的情绪状态,成语中的“气急”与“败丧”反映了这种情感的强烈对比。成语的形成也与古代社会中人们对失败和挫折的普遍认识有关。
在文学作品中,常用“气急败丧”来描写人物面临困境时的心态。在日常对话中,当人们谈论自己的失败或挫折时,也可能使用这个成语来形容自己的心情。此外,在演讲中,演讲者可以用“气急败丧”来强调某种不幸经历对心理的影响。
同义成语:
这两个成语与“气急败丧”有相似之处,都表达了失落和沮丧的情绪,但“心灰意冷”更侧重于失去信心,而“垂头丧气”则更多地描绘外在的表现。
反义成语:
这些成语与“气急败丧”形成鲜明对比,表达了积极向上的情绪状态。
“气急败丧”在**文化中反映了对失败和挫折的普遍态度。在传统文化中,面对失败时的沮丧是常见的心理反应,反映出人们对成功的重视及对挫折的敏感。在现代社会中,虽然人们更加关注心理健康,但“气急败丧”仍然是人们在面对压力时常用的表达。
“气急败丧”一词常常带给人强烈的情感反应,让人联想到失败带来的痛苦和失落感。这种情感反应有时会影响我们的思维方式,可能导致对未来的悲观想法。
在我个人的生活中,曾经因为一次重要的考试失败而感到气急败丧,甚至不知所措。经过时间的调整,我意识到失败也是成长的一部分,最终振作起来继续努力。
在写作中,我尝试将“气急败丧”融入到以下小诗中:
风雨交加夜漫长,
心中郁结似海洋。
气急败丧无人问,
唯有月明照孤窗。
这首小诗通过描绘孤独和沮丧的境况,表达了“气急败丧”的情感。
在英语中,与“气急败丧”相对应的表达可以是“down in the dumps”或“feeling blue”,这些表达都传达了类似的情绪状态。在不同文化中,人们对失败和失落的反应虽然有所不同,但普遍存在对这些情感的理解和共鸣。
通过对“气急败丧”这一成语的学*,我更加深刻地理解了挫折对人们情感的影响。这一成语不仅丰富了我的语言表达能力,也让我在面对生活中的困难时,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表达自己的情感。
桂长林脸上挂了彩,气急败丧地跑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