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19:12:34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1 01:47:32
成语“气度雄远”由“气度”和“雄远”两部分组成。字面意思是指一个人的气质和风度非常宏伟、远大。基本含义是形容人的气质、风范非常出众,具有一种豪放、磅礴的气息,往往与卓越的才能和非凡的成就相关联。
“气度雄远”并没有明确的历史典故或文学出处,但其用词可以追溯到古代文人的修养标准。在**古代,文人常常强调气质和风度的重要性,尤其是在诗词和书法的创作中。气度被认为是个人修养和内在涵养的外在表现,而“雄远”则暗示着一种宏大的志向和抱负。
“气度雄远”通常用于描述一些杰出人物,特别是在文学、政治、军事等领域的领袖或杰出人物。在日常对话中,可以用来赞美某人的风范。例如,在演讲中,可以用来形容一个领导者的气质和远见卓识。在文学作品中,常用来描绘人物形象,使角色更加立体。
在**传统文化中,气度和风范是一个人的重要素养,尤其是在儒家文化影响下,强调道德修养和人格魅力。现代社会中,虽然人们的价值观有所变化,但在职场和社交场合,气度雄远仍然被视为一个成功人士的重要特质。
“气度雄远”给人一种积极向上的情感反应,联想到那些志向高远、勇于追求理想的人物形象。在表达时,它能够传达出对人的赞赏和敬意,激励人们向更高的目标努力。
在我的生活中,曾经遇到过一位老师,他的讲课风范和个人魅力让我深受启发。他的气度雄远,让我对知识产生了更深的渴望,也坚定了我追求梦想的决心。每当我在面对挑战时,都会想起他的教诲,激励自己不断进步。
在一首诗中,我尝试将“气度雄远”融入其中:
山河壮丽气度雄,
志存高远心不穷。
风雨兼程逐梦行,
何惧前路多艰辛。
这首诗表达了追求理想和抱负的决心,体现了气度雄远的精神。
在西方文化中,类似于“气度雄远”的表达可能是“charismatic leader”或“magnanimous spirit”。这些表达同样强调领袖的魅力和气度,但在文化背景和具体内涵上可能存在差异。例如,西方对个人能力的强调更为突出,而在**文化中,内在修养和道德品质同样重要。
通过对“气度雄远”的学,我深刻理解到,气质和风度不仅仅是外在表现,更是内在修养的体现。在日常生活中,提升自己的气度和风范,不仅有助于个人成长,也能在与他人交往中建立良好的形象。这一成语在我的语言学和表达中,将激励我追求更高的自我修养。
猛瑰恣俊伟,博学好兵书,谨质严毅,气度雄远,细事不干其虑,自不参其神契,略不与交通,是以浮华之士咸轻而笑之。
《旧唐书·李靖传》:“靖气度雄远,沉勇有谋,尤善用兵。”
《清史稿·曾国藩传》:“国藩气度雄远,沉毅有谋,尤善治军。”
《明史·徐达传》:“达气度雄远,沉勇多智,尤善用兵。”
《宋史·岳飞传》:“飞气度雄远,沉毅寡言,尤善用兵。”
《晋书·王导传》:“导内抚遗黎,外御强寇,气度雄远,有宰相之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