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3 21:54:18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0 11:11:42
成语“不急之务”字面意思是“不着急的事务”。它的基本含义指的是那些可以慢慢处理、没有时间紧迫性的事情。这种成语强调了处理事务时的从容态度,意味着在忙碌的生活中,有些事情可以优先级降低,避免急躁。
“不急之务”并不是一个特别古老或有广泛文献记载的成语,但它的构成和语义可以追溯到**传统文化中对待事务的态度。在古代,尤其是在儒家文化中,强调处事应稳重、从容,避免急躁行事,因此这一成语的使用可以看作是这种文化理念的体现。
在不同的语境下,“不急之务”可以用来提醒他人或自己在面对压力和紧迫感时,保持冷静和理性。它可以用于: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在现代社会中,快节奏的生活使人们常常感到压力,而“不急之务”提醒人们在忙碌中保持冷静,关注生活的平衡。这种态度在心理健康、时间管理等方面具有积极意义,鼓励人们合理安排生活,减少焦虑。
提到“不急之务”,我联想到一种宁静的心态,仿佛在告诉自己,生活不必急于一时。它让我感受到一种从容和淡定的力量,有助于我在面对挑战时保持冷静。
在我的工作和学*中,常常会遇到紧急的任务。每当这时,我会提醒自己,有些事情可以稍后再做。在一次项目的进展中,我选择暂时不处理一些低优先级的事务,结果让我有更多时间专注于重要的事情,最终取得了成功。
在一个下雨的下午,我在家中写道: “雾霭轻笼,雨声潺潺, 不急之务,随风而散。 一杯清茶,书页翻转, 生活如此,从容淡然。”
在英语中,“take your time”可以与“不急之务”相比较,都是强调不必急于行动的态度。在其他文化中,类似的表达也常常强调从容和耐心的美德。
通过对“不急之务”的学,我认识到在生活中保持冷静和从容的重要性。这不仅有助于提高效率,还能减轻压力,促进心理健康。在语言学中,学会运用这样的成语丰富了我的表达,使我在沟通中更具深度和内涵。
诚能绝无益之欲,以奉德义之涂,弃不急之务,以修功业之基,其于名行,岂不善哉。
《宋史·食货志上》:“议者以为不急之务,徒劳民力。”
《资治通鉴·唐纪五十二》:“上曰:‘此不急之务也。’”
《后汉书·王符传》:“夫为国者,皆患吏之贪,而惩其不廉,何其不急之务,而急于此乎?”
《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此不急之务也。”
《左传·僖公二十五年》:“不急之务,弗图也。”
三国时期,吴国太子孙和自幼聪敏过人,爱好文学,善于骑射,深受孙权的喜爱。当时一些官僚热衷下围棋,常因谈论下棋而耽误公事,孙和对他们说:“下棋只是消遣娱乐而矣,人应该杜绝那些无益的欲望,舍去那些不急之务。”
长吏迫于崔科,视学舍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