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0:59:32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1 00:33:52
“朝观暮览”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早晨观望,晚上审视”。它的基本含义是形容一个人对事物的观察很细致,或是对某种情况的理解和认知很全面,能够从不同的时间段、角度去观察和理解事物。
成语“朝观暮览”出自古代文献,具体的典故较为模糊,但其构成可追溯至古代文人的观赏习惯。古代文人往往在清晨和傍晚时分,借助自然光线来观察和欣赏风景,这一行为不仅是生活习惯,也反映了他们对自然景观的热爱和细致入微的观察能力。
“朝观暮览”可以在多种语境下使用,如: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朝观暮览”反映了古代人对自然的尊重和对生活的细腻态度。在现代社会,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细致观察的精神可能会被忽视。然而,在科学研究、艺术创作以及人际交往中,“朝观暮览”的态度依然是值得提倡的,强调全面和细致的认知对我们理解世界的重要性。
“朝观暮览”让我联想到细腻的观察力与耐心,这种态度在快速变化的现代社会中显得尤为珍贵。它让我意识到,只有深入观察和理解,才能真正抓住事物的本质。
在我的学习和工作中,我常常尝试运用“朝观暮览”的精神。例如,在写论文时,我会从不同的角度和时间段去考察我的主题,以确保论证的全面性和深度。
在一个清晨,我走在公园的小径上,阳光透过树叶,洒下点点光斑。此时,我不由得想起“朝观暮览”,仿佛这就是生活的真谛:从清晨的第一缕阳光,到傍晚的最后一抹余晖,每一刻都值得用心去品味。
在英语中,与“朝观暮览”相似的表达可能是“look at it from all angles”,强调多角度观察的必要性。这种思想在许多文化中普遍存在,反映了人们对全面理解事物的重视。
通过对“朝观暮览”的深入学习,我更加认识到细致观察和全面理解的重要性。这一成语不仅丰富了我的语言表达,还对我的思维方式产生了积极影响,促使我在生活和学习中更加注重细节和全面性。
欲此礼之不愆,是以尽乎行道之先民。朝观夕览,何与书绅?
~常忘返,春华秋实总留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