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11:15:34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0 21:48:27
“成家立业”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组建家庭”和“建立事业”。它通常指一个人从青年时期逐渐成长,最终拥有自己的家庭和事业,体现了个人的成熟和责任感。
“成家立业”的确切起源并不明确,但其含义可以追溯到古代社会对家庭和事业的重视。在**传统文化中,成家立业被视为人生的重要阶段,通常与个人的社会地位和家庭责任相关联。古代文人常常在诗文中提到这一主题,反映了社会对婚姻和事业的期盼。
“成家立业”可以在多种语境中使用: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在**传统文化中,“成家立业”被视为个人成长的重要里程碑。尤其在儒家文化的影响下,家庭和事业被认为是一个人社会责任的体现。因此,在现代社会中,这一成语依然保留着其重要性,尽管现代社会对于婚姻和事业的理解和追求可能更加多元化。
“成家立业”常常带来一种成熟和责任感的联想。它让人想到家庭的温暖和事业带来的成就感,同时也可能伴随着压力和挑战。这个成语提醒我们在追求个人目标的同时,也要关注生活中的其他重要方面。
在我的生活中,许多朋友在毕业后面临着“成家立业”的选择。有的人选择继续深造,有的人则直接进入职场,开始自己的职业生涯。每个人的选择都充满了挑战与机遇,我也在思考自己未来的规划,希望能在适当的时候成家立业。
在诗中可以这样使用:
桃花盛开时节,
愿与君携手。
成家立业共度,
白头到老不离。
这首小诗表达了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体现了“成家立业”的情感。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以是“settling down and building a career”,强调建立家庭和事业的重要性。不同文化对这一阶段的期待和理解可能有所不同,但普遍都重视家庭和事业的结合。
通过对“成家立业”的分析,我认识到这一成语不仅仅是对个人生活的描述,更反映了社会对个体责任和价值的期待。在学*和表达中,理解这种文化背景有助于更好地与他人沟通,同时也让我更加明确自己的生活目标。
杭城富室多是外郡寓之人……四方百货,不趾而集,自此成家立业者众矣。
《明史·列女传》:“成家立业,然后可以事君。”
《宋史·文苑传·苏轼》:“轼既成家立业,乃大治其文。”
《后汉书·列女传》:“成家立业,然后可以教子。”
《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平原君既成家立业,乃大治其国。”
《左传·僖公二十五年》:“成家立业,然后可以事父母。”
原来廉锦枫曾祖向居岭南,因避南北朝之乱,逃至海外,就在君子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