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21:38:29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1 02:42:52
成语“清介有守”由四个字组成,其字面意思可分解为:
整体来看,这个成语用来形容一个人品行端正,守住自己的原则和底线,不随波逐流,保持自己的清白和高洁的品德。
“清介有守”出自《论语·卫灵公》。孔子在书中提到“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强调君子应当有清白的品德和坚守的态度。虽然具体的“清介有守”并不直接出现在古文中,但其精神和内涵蕴含在诸多古代文献中,表达了对高尚品德的推崇。
“清介有守”常用于描述那些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仍能坚守原则的人。可以在以下几种场合使用: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在**传统文化中,“清介有守”体现了儒家思想中对德行的重视。无论是在古代还是现代,保持清白的品德都被视为一种美德。在现代社会中,尽管物质诱惑增多,但这一成语仍然鼓励人们坚守自己的信念和道德。
“清介有守”让人联想到一种高尚的品德和坚定的信念。它传达出一种在纷繁复杂的世界中,依然能够保持内心宁静和清白的理想状态。这种情感反应在个人生活中激励着我去追求更高的道德标准。
在我的生活中,有一个朋友在工作中始终如一地坚守诚信和正直,这让我想起了“清介有守”。即使面对不公平的竞争,他依然选择公平竞争,这种精神深深影响了我。
在一首诗中,我可以这样使用“清介有守”:
山高水长守清白,
风雨如晦不言愁。
心有磐石不动摇,
清介有守志常留。
在英语中,可以用“uphold one's principles”或“integrity”来表达类似的意思。这些表达同样强调了个人在面对诱惑或压力时,能够坚守自己的信念和道德。
通过对“清介有守”的学,我理解到保持清白和高洁的品德不仅是个人的选择,也是值得社会推崇的价值观。在语言学和表达中,能够准确使用这样的成语,不仅丰富了我的语言能力,也让我更深刻地理解和传递中华文化的核心价值。
张知謇,子匪躬,幽州方城人,徙家岐。兄弟五人,知玄、知晦、知泰、知默,皆明经高第,晓吏治,清介有守,公卿争为引重。
容为人,~,仕至宰相,居处不改其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