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3 04:30:22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1 02:44:56
“清风峻节”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指清爽的风和高洁的节操。其基本含义是形容人的品德高尚、不受世俗污染,具有坚韧的精神和清澈的道德情操。
“清风峻节”最早出现在唐代诗人王勃的《滕王阁序》中,诗中描绘了高洁的品德和清风的精神。该成语常用来赞美那些具有高尚情操和坚定意志的人,强调其在逆境中的坚持与不屈。
该成语常见于文学作品、演讲、文章评论等场合,用于描述那些在困难面前依然保持高尚品德的人。例如,在对某位历史人物的评价中,可以说:“他一生追求清风峻节,始终保持着高洁的操守。”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在**传统文化中,清风峻节代表着儒家思想中对高尚品德的追求,在历史上被许多文人所推崇。在现代社会,虽然物质追求更加普遍,但清风峻节依然提醒人们保持道德底线和高尚情操。
该成语常引发人们对理想人格的向往,带有一种激励和鼓舞的情感。它使人联想到那些在历史长河中坚持理想、不畏艰难的人物,激发人们追求更高的道德标准和生活目标。
在我个人的生活中,曾经遇到过一位老师,他在面对学校的各种压力时,始终坚持自己的教育理念,不愿意妥协。这种清风峻节的精神深深影响了我,让我在面对困难时也努力保持自己的信念。
在某个故事中,可以描写一个年轻人在面对社会的诱惑时,选择了清风峻节的道路。他在一次重大的抉择中,拒绝了高额的贿赂,选择了诚实守信,最终赢得了人们的尊重和信任。
在英语中,可以用“integrity”来表达类似的含义,强调个人在道德和原则上的坚守。在西方文化中,诚实和高尚的品德同样受到重视,许多文学作品也描绘了坚持原则的重要性。
通过对“清风峻节”的学*,我深刻理解到高尚品德的重要性,以及在生活中保持道德底线的必要性。这个成语不仅丰富了我的语言表达,也激励我在追求理想与目标时,始终不忘初心,坚守自己的信念。
公雍容侍从之列,以清风峻节,为一时所畏。
《唐诗纪事·李白》:“清风峻节,诗酒风流。”
《清史稿·林则徐传》:“清风峻节,中外共仰。”
《明史·海瑞传》:“清风峻节,为时所称。”
《宋史·文天祥传》:“清风峻节,照耀千古。”
《晋书·王导传》:“清风峻节,足以励俗。”
吾师~,夙昔所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