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20:20:33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0 21:24:12
“恶稔贯盈”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恶行积累到达饱和的状态”。它通常用来形容坏事或恶行的积累达到一定程度,无法再增加,或者形容某种负面的情绪、行为、状况等已经达到极限。
该成语可能源于对恶行积累、结果的思考,强调恶行的不可持续性和最终的结果。尽管在古代文献中并没有明确的出处,成语的构成部分“恶稔”可以理解为“恶事的积累”,“贯盈”则表示“充满、饱和”,可以推测它反映了古代对道德败坏、恶行累积的警示。
“恶稔贯盈”适用于多种语境,包括: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在**传统文化中,善恶有着明确的划分,成语“恶稔贯盈”能够反映出对道德败坏的深刻担忧。现代社会中,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社会问题层出不穷,这一成语的使用也愈发频繁,提醒人们关注道德建设和社会责任。
“恶稔贯盈”给人以警示、反思的情感。它让我联想到那些不负责任的行为如何会导致严重后果,提醒我在日常生活中保持警觉。
在一次团队项目中,由于某位成员的懒散态度,导致整个团队的工作效率下降。当时我就用“恶稔贯盈”来形容这种情况,提醒大家要互相激励,保持积极向上的态度。
在一首诗中可以这样运用:
行恶如潮水,渐至岸边盈,
善念如星光,照亮心灵深。
恶稔贯盈时,良知不可忘,
愿以正道行,携手共前行。
在英文中,类似的表达如“the tipping point”可以传达出相似的意思,形容某种现象达到无法逆转的临界点。不同文化对“恶”的理解和表现也各有差异,但共同点在于警示人们注意行为的后果。
通过对“恶稔贯盈”的分析,我体会到成语不仅仅是语言的工具,更是文化的载体。它在我日常表达中提醒我关注道德和行为的影响,同时也丰富了我的语言表达能力。
而恶稔贯盈,元凶殒毙,弟洋继逆,续长乱阶。
《资治通鉴·唐纪五十四》:“恶稔贯盈,天下共戮之。”
《后汉书·袁绍传》:“恶稔贯盈,天下共弃之。”
《汉书·王莽传下》:“恶稔贯盈,天下共讨之。”
《史记·秦始皇本纪》:“恶稔贯盈,天下共诛之。”
《左传·宣公十五年》:“恶稔贯盈,天命诛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