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02:21:19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0 23:54:38
“时和岁丰”这个成语的字面意思是指“时节和顺,年岁丰收”。它的基本含义是指气候适宜,农作物丰收,通常用来形容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繁荣、生活富裕的景象。
“时和岁丰”最早出现在古代文献中,具体出处较难考证,但可以推测与农业社会的发展密切相关。古代农耕文化中,气候与收成直接影响生活,因此“时”和“岁”对于人们的生计至关重要。这个成语反映了人们对自然环境的依赖和对丰收的渴望。
“时和岁丰”可以在多种语境下使用: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在**传统文化中,农业是社会经济的基础,因此“时和岁丰”不仅仅是一个描述天气和收成的成语,更是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的文化象征。现代社会虽然工业化程度越来越高,但人们仍然渴望安定富足的生活,因而这一成语在现代社会仍具有适用性。
“时和岁丰”给人一种安宁、富足的感觉。它让人联想到丰收的季节,象征着希望和美好的未来。这样的情感反应可能激励人们在工作和生活中追求更好的成果。
在我自己的生活中,经历过一些“时和岁丰”的时刻,比如通过努力学*获得了良好的成绩,常常会与同学分享这份喜悦,感慨这段时间的努力得到了回报。
在写作中,可以将“时和岁丰”融入到诗句中,如:
春回大地万物生,
时和岁丰喜气盈。
笑声阵阵田间响,
人间处处是丰盈。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以是“bountiful harvest”,表示丰收的季节。尽管不同文化有不同的表达方式,但丰收和繁荣的主题在各个文化中都是普遍存在的。
通过对“时和岁丰”的学,我更加理解了这一成语在语言表达中的重要性。它不仅传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反映了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在我的语言学和表达中,这种成语的运用使得表达更加生动和富有情感。
万物盛多,人民忠孝,则致时和年丰,故次华黍,岁丰宜黍稷也。
《清史稿·食货志一》:“时和岁丰,民安物阜。”
《明史·食货志一》:“时和岁丰,国用充裕。”
《宋史·食货志上》:“时和岁丰,民物阜康。”
《旧唐书·玄宗纪下》:“时和岁丰,人殷俗阜。”
《汉书·食货志上》:“时和岁丰,百姓安乐。”
今~,边鄙不耸,亦古之所谓小康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