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5:06:49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0 23:54:14
成语“时不我与”字面意思是“时间不再与我相伴”,指的是时机已经错过,无法再抓住。它表达了一种对时间流逝的无奈感,强调了把握机会的重要性。
“时不我与”出自《左传》,原文为:“时无大小,不可得而与。”该成语所反映的历史背景是古代人们对时间的重视,强调在适当的时候采取行动,避免错失良机。
该成语常用于描述错过机会的场合,如在商业谈判中提到失去的市场机会,或在个人生活中反思未能及时采取行动的遗憾。它也可用于文学作品中,表达角色在特定时刻的无力感。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在**传统文化中,时间被视为不可逆转的资源,因此“时不我与”反映了对时间珍惜的文化观念。现代社会中,这一成语依然适用,尤其是在快速变化的经济环境中,抓住机会变得尤为重要。
该成语常常引发一种惋惜和无奈的情感联想,提醒人们在生活中要更加注意时机的把握。它也能引发对过去选择的反思,促使人们在未来做出更明智的决策。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经历过一次“时不我与”的情况。大学时,我有机会参加一个国际交流项目,但由于缺乏自信而选择放弃。后来我意识到这次机会让我失去了与不同文化交流的宝贵经历,深感遗憾。
在某个盛夏的黄昏,夕阳西下,恍若时间在这一刻凝固。她在海边静静回忆:“时不我与,青春如梦”,那段无忧无虑的岁月已不再,唯有记忆常驻心间。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有“time and tide wait for no man”,意指时间和潮水不会为任何人停留。这两种表达都强调了时间的流逝与机遇的把握,只是在文化背景和表达方式上有所不同。
通过对“时不我与”的学*,我更加理解了时间的重要性以及把握机会的必要性。这不仅丰富了我的语言表达,也让我在生活中更加珍惜每一个可能的选择和机会。
日月逝矣,岁不我与。
《晋书·王导传》:“时不我与,吾其南归。”
《后汉书·袁绍传》:“时不我与,吾其北归。”
《汉书·王莽传》:“时不我与,吾其西归。”
《史记·项羽本纪》:“时不我与,吾其东归。”
《左传·僖公二十三年》:“时不我与,吾其左矣。”
副总统执事:~,岁且更新,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以此为公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