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4:30:58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0 23:12:11
“放马华阳”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放马于华阳”,通常用来比喻在宽广的地方自由自在地发展或活动。隐含的基本含义是指能够自由地施展才能或发挥作用而不受限制。
“放马华阳”出自《史记·李广苏建列传》。李广因战功赫赫,被赐封为华阳侯,意指他可以在华阳的广阔天地中放马驰骋。这个成语反映了古代士人的理想追求,象征着自由、宽广与成就。
该成语在日常对话中常用于表达一种积极向上的态度,强调在适合的环境中施展才能的机会。在文学作品中,常用于描绘主人公在宽广天地中追求理想,或在演讲中激励他人勇敢追梦。
同义成语:放飞自我、尽情施展、自由自在
反义成语:束手束脚、受限于、被困于
在**传统文化中,自由与发展的空间被视为实现个人价值的重要条件。随着社会的发展,这种理念也逐渐融入现代人的价值观,尤其是在创新和创业领域,强调给与个体足够的空间和自由,让其“放马华阳”。
“放马华阳”常给人带来积极向上的情感联想,象征着希望和可能性。在听到这个成语时,人们往往会联想到追梦的旅程和无畏的精神,激励人们勇敢追求自己的目标。
在我过去的学*和工作中,常常感受到“放马华阳”的重要性。例如,我在大学期间参加了一个创业项目,团队获得了充分的支持与自由,最终实现了我们的创意,感受到在宽松环境中创新的乐趣和成就感。
在月光洒落的夜空下,心中有梦的少年,放马华阳,驰骋在无尽的想象中,追寻那遥远的星辰。每一次的奔跑,都是对未来的承诺与期待。
在西方文化中,类似的表达可以是“to let the horse run free”,同样强调自由和无拘无束的追求。虽然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表达方式有所不同,但内涵的渴望与追求自由的心态却是相通的。
通过对“放马华阳”的深入理解,我认识到这个成语不仅仅是一个表面意思的词汇,它包含了丰富的文化和情感内涵。在语言学*和表达中,掌握这样的成语能够帮助我更加生动地传达思想和情感,激励自己与他人追求自由与成就。
乃偃武修文,归马于华阳之阳,放牛于桃林之野,示天下弗服。
《太平御览·司马相如》:“相如既归,蜀人以为荣,文君久之不乐,相如乃与俱之华阳,放马于野。”
《艺文类聚·司马相如》:“相如既归,蜀人以为荣,文君久之不乐,相如乃与俱之华阳,放马于野。”
《文选·司马相如〈子虚赋〉》:“于是相如往,与文君俱之华阳,放马于野。”
《汉书·司马相如传》:“相如既归,蜀人以为荣,文君久之不乐,相如乃与俱之华阳,放马于野。”
《史记·司马相如列传》:“相如既归,蜀人以为荣,文君久之不乐,相如乃与俱之华阳,放马于野。”
商朝末年,商纣王荒淫无度,百姓怨声载道。周武王率领大军把商都包围起来,商纣王登上鹿台放火自杀。周武王建立周朝,定都镐京,让士兵回家从事农业生产,把征用的牛马全部退还,让全国老百姓过上安居乐业的日子
武王伐纣,天下既定,王巡岳渎,~,散牛桃林,即此处也,其中多野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