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07:15:12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0 23:12:13
“放诞风流”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放纵不羁,风流倜傥”。它用来形容一个人行为放纵不拘,追求享乐,生活方式自由奔放,常常与浪漫、情感生活密切相关。这个成语通常带有一定的贬义,暗示着对生活的不负责任和对社会规范的漠视。
“放诞风流”出自《红楼梦》第十六回,原文为“放诞风流,真个是个风流才子”。《红楼梦》是清代作家曹雪芹创作的经典小说,其中的人物和情节深刻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气与人性。成语中的“放诞”表示放纵、纵情,而“风流”则是指风雅、潇洒、情趣。
“放诞风流”常用于描述文人、才子、风流人物,尤其是在文学作品中,常常用来描绘那些追求享乐、对爱情和生活不拘一格的人物。在日常对话中,可能用于形容朋友或同事的某些行为,尤其是在聚会或社交场合时。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在古代社会,尤其是在文人圈子中,放诞风流的生活方式往往被视为一种风雅的表现,代表着对生活的热情和对美的追求。然而,在现代社会,这种态度可能被认为是对责任的逃避,尤其是在工作和家庭生活中。因此,该成语在不同的文化和历史背景下具有不同的解读。
“放诞风流”常让我联想到那种自由无拘的生活状态,充满了浪漫与冒险的色彩。但同时,它也让我想到对家庭和社会责任的忽视,给人一种矛盾的情感体验。
在生活中,我曾遇到过一个朋友,他总是追求放诞风流的生活,常常参加各种派对,享受生活的每一刻。虽然他过得很快乐,但我却觉得这种生活缺乏长远的规划,最终可能会对他的未来造成影响。
在一个秋天的黄昏,我漫步在街头,感受着微风拂面,脑海中浮现出“放诞风流”的情景:一个年轻才子,倚在桃花树下,吟唱着他心中的诗篇,周围是嬉笑的女子,似乎在追逐着那一瞬的风流与浪漫。
在西方文化中,与“放诞风流”相似的概念可能是“Bohemian”或“Rogue”,这些词汇通常用来描述那些追求个性和自由,生活不拘一格的人物。虽然含义相近,但在文化背景和社会接受度上可能有所不同。
通过对“放诞风流”的学习,我意识到这个成语不仅仅是对一种生活态度的描述,更反映了人性中的矛盾与复杂。在语言学习中,这样的成语帮助我表达更深层次的情感和观点,丰富了我的表达方式。理解成语的背景和使用场景,也让我在交流中更加得心应手。
文君姣好,眉色如望远山,脸际常若芙蓉,肌肤柔滑如脂,十七而寡,为人放诞风流,故悦长卿之才而越礼焉。
花史年少,~,既为情死,眉黛间常有恨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