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03:24:51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0 23:12:30
成语“政平讼息”的字面意思是“政治安定、诉讼平息”。它传达的基本含义是指一个国家或社会政治稳定,民众之间的争端减少,社会和谐。
“政平讼息”源于古代**的政治文化和法律制度。历史上,社会动荡不安、政局不稳时,人民之间的争端往往增多,反之,政治安定则会导致民众相对和谐,争端减少。该成语可以理解为对理想社会状态的一种描述,强调政治稳定对社会和谐的重要性。
在不同语境下,“政平讼息”可以用于: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在古代**,政平讼息被视为统治者的理想目标,体现了“以德治国”的理念。在现代社会中,随着法治观念的普及,政平讼息仍然具有重要意义,提醒我们政治稳定对社会和谐的重要性。
“政平讼息”给人一种安心、平静的感觉,联想到社会的和谐与安定。它促使我思考政治与社会之间的关系,激发对良好治理的向往。
在我的生活中,曾经历过社会动荡时期,那时人们的情绪普遍不安,常常争执。后来,随着政策的调整和社会的稳定,我深刻感受到“政平讼息”带来的生活变化。
在一个小镇上,曾经因为资源短缺而争吵不休。后来镇长提出了合理的资源分配方案,大家团结起来,共同建设美好家园,最终实现了政平讼息。镇上流传着一句话:“政平讼息,方能共筑未来。”
在西方文化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peace and order”,强调和平与秩序的重要性。不同文化中对政治稳定和社会和谐的重视程度可能有所不同,但都能反映出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通过对成语“政平讼息”的学*,我认识到政治稳定对社会和谐的重要性。这不仅丰富了我的语言表达,更让我在思考社会问题时,能够更加关注治理与和谐的关系。
庶民所以安其田里而亡叹息愁恨之心者,政平讼理也。
及典濠、舒二州,出入七年,又不能副陛下~、与吾共此之叹。(唐·独孤及《谢常州刺史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