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2:54:43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1 00:21:29
“有口难分”字面意思是“有嘴巴却难以分辨”,引申为在言语上难以清晰表达或区分某些事情。它通常用来形容在争论或辩论中,由于观点模糊或复杂,导致难以达成共识。
“有口难分”并没有明确的历史典故,但可以理解为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尤其在辩论或讨论中常常遇到这种情况。它强调了语言的局限性和表达的困难。
该成语可用于多种场合:
“有口难分”反映了现代社会中信息复杂性和人际沟通的挑战。在社交媒体和信息爆炸的时代,人们在表达和理解观点时,常常会遇到“有口难分”的情况,这使得沟通变得更加重要。
这个成语给人的情感反应是无奈和困惑。它反映了在沟通中遇到的障碍和挑战,使人不禁思考如何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理解他人的观点。
在我与朋友讨论某个热门话题时,我们的观点出现了很大的分歧,最后竟然“有口难分”,导致我们不得不暂时搁置这个话题。这让我意识到,表达清晰和倾听他人是多么重要。
在一个小故事中: “在一个乡村的集市上,两位商贩因为价格问题发生争执。周围的人都想听个明白,但两人都是各执己见,最后竟然‘有口难分’,只能让围观的乡亲们无奈地摇头。”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以是“to be at odds with”,也就是说双方意见不合,难以达成一致。这种表达同样反映了在沟通中存在的困难和误解。
通过对“有口难分”的学习,我认识到语言的表达和沟通技巧在生活中的重要性。这个成语提醒我们,面对复杂的观点时,需要更加耐心和细致地交流,以避免误解和分歧。在语言学习和日常交流中,努力提升表达能力和倾听技巧将有助于更好地理解他人。
直着我有口难分,进推无门。
《资治通鉴·唐纪》:“李林甫有口难分,遂为杨国忠所陷。”
《后汉书·袁绍传》:“绍有口难分,遂为曹操所败。”
《汉书·王莽传》:“莽有口难分,遂自杀。”
《左传·僖公二十五年》:“晋侯有口难分,遂杀之。”
《史记·项羽本纪》:“项王有口难分,乃自刎而死。”
钦派大臣查办,查了出来是他画的稿,此时~,不能说他不是通同作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