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3 06:02:44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1 03:43:46
“狡兔三窟”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狡猾的兔子有三个窝”。它的基本含义是形容聪明狡猾的人为了防范危险或保护自己,通常会准备多个藏身之处或应对之策。这个成语强调了机智和灵活应变的能力,常用于形容为了自保而采取的多重策略。
“狡兔三窟”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寓言故事。传说中,兔子虽然性格温顺,但为了逃避捕食者的威胁,它们会挖掘多个洞穴作为藏身之所。这一故事在古代文献中多有记载,反映了动物的生存智慧。因此,该成语也隐含了狡猾与警惕的意味。
该成语在文学作品中常常用来描绘人物的聪明才智和备战意识。在日常对话中,也可以用来形容某人做事时考虑周全,预留后路。例如,在商业谈判中,一方可能会提出多个方案,以应对对方的不同反应。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狡兔三窟”在**文化中反映了对智慧和灵活应对的重视。在现代社会,尤其是在竞争激烈的职场环境中,这一成语更是强调了应变能力和策略准备的重要性,适用于各个领域。
这个成语让我联想到在生活中,面对挑战时的灵活应变和智慧。它传达出一种机智、谨慎的态度,有助于激励人们在困难面前保持冷静,寻找解决方案。
在我自己的生活中,曾经遇到过一次突发的工作任务需要快速应对。借助“狡兔三窟”的智慧,我提前准备了几种方案,最终成功应对了挑战。这让我意识到,预留选择和准备后路是多么重要。
在春天的森林中,狡兔三窟,树影斑驳,阳光透过枝叶洒下点点金光。它们在草丛间跳跃,灵巧而警觉,似乎时刻在为未来的挑战做好准备。
在英语中,有一句话“Don’t put all your eggs in one basket”,与“狡兔三窟”有着相似的意思,强调了分散风险和多重准备的重要性。这反映了不同文化对智慧和策略的共识。
通过对“狡兔三窟”的学*,我深刻理解到在生活和工作中,灵活应变和周全考虑是成功的重要因素。这个成语不仅丰富了我的语言表达,也让我在面对挑战时更加从容不迫。
狡兔有三窟,仅得兔其死耳。
《淮南子·说山训》:“狡兔有三窟,窟窟不同,而皆足以自蔽。”
《吕氏春秋·贵因》:“狡兔有三窟,窟窟不同,而皆足以自蔽。”
《左传·宣公十五年》:“狡兔有三窟,窟窟不同。”
《史记·淮阴侯列传》:“狡兔死,走狗烹;高鸟尽,良弓藏。”
《战国策·齐策四》:“狡兔有三窟,仅得免其死耳。”
战国时期,齐国相国孟尝君叫门客冯驩去薛地收债并顺便买回家里缺的东西,冯驩假借孟尝君的命令把债契全部烧毁,借债的百姓对孟尝君感激涕零。冯驩回来说:“狡兔有三窟,仅得免其死耳;今君有一窟,未得高枕而卧也。”
见柴曰:“汝~,何归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