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3 03:59:43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1 03:43:23
“狠愎自用”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指一个人性格狠毒、固执己见,完全不听取他人意见。基本含义上,它形容人自私自利、任性而为,不愿意接受他人的建议或批评,往往导致负面的结果。
“狠愎自用”出自《左传·昭公元年》。该成语的历史背景与古代的政治斗争和人际关系密切相关。在古代,许多政治家和将领在决策时往往倚重自己的直觉和判断,而忽视他人的忠告和意见,从而导致失败和悲剧的发生。
“狠愎自用”常用于批评那些顽固不化、无视他人观点的人,适合在以下场景中使用: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在现代社会中,“狠愎自用”常常与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的缺乏联系在一起。一个人在团队中如果表现得狠愎自用,可能会导致团队士气低落和效率降低。因此,这个成语在职场管理和人际关系中具有重要的警示意义。
“狠愎自用”给人的情感反应往往是负面的,可能引发不满、失望或愤怒的感觉。这种情感反应也促使人们在沟通时更加注意倾听他人的声音,避免固执己见。
在我的生活中,曾遇到一位同事在项目讨论中总是表现得狠愎自用,拒绝接受团队提出的改进建议,导致项目进展缓慢。这个经历让我深刻认识到倾听他人意见的重要性,并在以后的工作中努力做一个开放和灵活的人。
在某个故事中,有一位国王,他的王国因他的狠愎自用而陷入困境。虽然大臣们不断劝告他改变政策,但他始终坚持自己的想法。最终,国王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决定采纳民众的建议,王国才迎来了繁荣。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以是“stubborn”或“headstrong”,这些词语同样指代固执和难以改变的态度。虽然不同文化中都有对固执的批评,但在侧重点上可能有所不同,中文的“狠愎自用”更强调对他人意见的完全忽视。
通过对“狠愎自用”的学,我认识到在沟通和决策中,开放的心态和愿意倾听他人意见的重要性。这不仅对我的语言学有帮助,也促使我在日常生活中更加注意与他人的互动,避免陷入固执的困境。
璁狠愎自用,执拗多私。
《宋史·岳飞传》:“秦桧狠愎自用,陷害忠良。”
《后汉书·袁绍传》:“袁绍狠愎自用,不听田丰之谏。”
《资治通鉴·汉纪·光武帝建武元年》:“王莽狠愎自用,终至天下大乱。”
《史记·项羽本纪》:“项羽狠愎自用,不听范增之计。”
《左传·宣公十五年》:“晋侯狠愎自用,不听群臣之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