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16:58:13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0 18:47:03
成语“妒能害贤”的字面意思是:嫉妒才能的人会伤害贤能之人。它的基本含义是指出于嫉妒,往往会对有才华的人进行打击或排挤,反映了人性中嫉妒的消极一面。
“妒能害贤”并没有明确的文学出处,但其意涵可以在许多古代文献中找到类似的表述。嫉妒与才能的关系在中国古代文化中被广泛讨论,如《史记》《论语》等文献中常涉及人们因嫉妒才华而导致的悲剧或冲突。这一成语可以看作是对这些历史与文化现象的总结。
该成语通常用于描述职场、学术界、艺术界等竞争激烈的环境。在文学作品中,它可以用来描绘人物之间的关系,尤其是那些因嫉妒而产生冲突的情节。在日常对话或演讲中,使用这个成语可以强调嫉妒对人才发展的负面影响。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嫉妒被视为一种负面情绪,常与不和、争斗相关联。在现代社会,尤其在职场和学术环境中,妒能害贤的现象仍然存在。随着社会竞争的加剧,嫉妒的表现形式也更加隐蔽,但其影响依然显著。
对于“妒能害贤”这一成语,常常会引发对人性复杂性的思考。它让我联想到那些因嫉妒而受害的有才之人,以及在竞争中可能出现的背叛和阴暗。这种情感反应促使我在生活中更加关注人际关系的真诚与支持。
在我的生活中,曾经目睹过一位同事因为工作出色而遭到其他同事的排挤和冷落。这让我深刻体会到“妒能害贤”的含义,也促使我在职场中更加努力地鼓励和支持他人。
在一首小诗中,我尝试将“妒能害贤”融入其中:
才子佳人共舞间,
嫉妒阴影暗自缠。
如花似玉藏心事,
妒能害贤可悲叹。
在英语中,有类似的表达,比如“Jealousy is the green-eyed monster”,意指嫉妒会使人失去理智。这表明在不同文化中,嫉妒的负面影响是个普遍现象,反映了人类共同的情感和心理。
通过对“妒能害贤”的深入分析,我更加理解了嫉妒与才能之间的复杂关系。这一成语不仅丰富了我的表达能力,也让我在生活中更加警惕嫉妒情绪的负面影响,力求在与他人的交往中保持真诚与善良。
妒贤嫉能,御下蔽之。
《后汉书·袁绍传》:“绍妒能害贤,故士多不附。”
《汉书·王莽传》:“莽妒能害贤,故天下多不服。”
《战国策·齐策一》:“齐王妒能害贤,故士多去之。”
《左传·僖公二十四年》:“晋侯妒能害贤,故大夫多怨。”
《史记·高祖本纪》:“项羽妒能害贤,故天下多叛之。”
您听者,李存信~,飞虎将负屈啣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