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04:41:51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0 15:14:34
“刚戾自用”这个成语由两个部分组成:“刚戾”和“自用”。字面意思是性情刚强而又偏执,自以为是,形容一个人性格刚硬、专横而不听取他人的意见。基本含义是指一个人顽固、自私,缺乏包容心和对他人意见的尊重。
“刚戾自用”出自《周易》,其中有“刚”与“戾”的概念,强调的是一种强烈的个性特征。该成语在古代文献中多用于形容那些不听劝告、执意行事的人,通常带有一定的贬义。
该成语可以在多种场景中使用,例如: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在**文化中,刚戾自用的性格往往被视为负面特征,尤其在强调和谐与合作的社会中。现代社会对这种性格的批评也越来越普遍,强调团队合作与相互尊重的重要性。
“刚戾自用”让我联想到那些固执己见、无法与他人和谐相处的人,这种人往往会给周围的人带来困扰,也会使自己陷入孤立的境地。它提醒我在日常生活中要保持开放的心态,倾听他人的声音。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遇到一个同事,他总是刚戾自用,无法接受任何不同的意见。这导致了我们的项目进展缓慢,团队氛围紧张。后来,我尝试用更加开放的态度与他沟通,逐渐改善了我们的关系。
在一首现代诗中,我可以这样运用“刚戾自用”:
在那刚戾自用的寂静中,
思想如冬雪般冷冽,
无声的抗争,心灵的囚笼,
唯有开放的窗,才能迎来春风。
在英语中,可以用“stubborn and self-willed”来表达类似的意思。然而,中文的“刚戾自用”更强调了个体的刚强与对他人意见的漠视,而“stubborn”则更广泛,可能不太强调这种个性特征的负面性。
通过对“刚戾自用”的学*,我意识到在沟通和合作中,保持开放和包容的态度非常重要。这不仅有助于个人的成长,也能促进团队的和谐与有效合作。这个成语提醒我在日常生活中,尽量避免陷入自以为是的状态,从而更好地与他人相处。
始皇为人,天性刚戾自用,起诸侯,并天下,意得欲从,以为自古莫及己。
《明史·张居正传》:“居正刚戾自用,改革朝政。”
《宋史·王安石传》:“安石刚戾自用,变法图强。”
《资治通鉴·唐纪》:“李林甫刚戾自用,排斥异己。”
《后汉书·袁绍传》:“绍刚戾自用,不能听纳忠言。”
《史记·项羽本纪》:“项羽刚戾自用,不听范增之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