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23:48:34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1 01:56:28
成语“汗青头白”意指年纪渐长,生活的经历让人白头,通常用来形容人历经沧桑,饱经风霜的状态。“汗青”指的是历史或记载的书卷,形象地表达了时间的流逝和岁月的积淀;“头白”则是形容年老、白发苍苍的样子。
这个成语的来源较为模糊,但可以联想到古代文人对历史的重视和对老年状态的哲学思考。古代诗词中常有“白头”或“白发”的描绘,结合“汗青”这个字眼,反映出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汗青头白”可以用于多种场合: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在**传统文化中,老年人被视为智慧和经验的象征,汗青头白不仅反映个人的经历,也反映了对社会的贡献与责任。现代社会中,由于快节奏的生活,老年人的地位有时受到忽视,但“汗青头白”仍提醒人们要尊重和珍惜老年人的经验。
“汗青头白”给人一种淡淡的忧伤和感慨,仿佛在提醒我们时间的流逝和珍惜当下的生活。它让人联想到生命的无常和人生的无数经历,激励我们在年轻时就要努力、积累经验。
在我的生活中,我常常听长辈们讲述自己的人生故事,每当他们提到“汗青头白”时,我都能感受到他们的历练与智慧。这让我更加珍惜与他们的相处时光,并努力去积累自己的经历。
在一首小诗中可以这样表达:
岁月如歌,汗青头白,
白发苍苍,历尽风霜。
往昔点滴,铭心刻骨,
人生百味,皆在其中。
在其他文化中,类似的表达也存在。例如,英语中有“growing old gracefully”,强调优雅地接受衰老的现实。虽然语义上有所不同,但都体现了对老年生活的尊重与理解。
综上所述,“汗青头白”不仅是一个成语,更是对时间、经历和智慧的深刻反思。在语言学*与表达中,它提醒我们要珍惜时间、尊重经验,培养对生活的深刻理解。通过对这个成语的全面分析,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人类的共通情感和社会文化。
每欲记一事载一言,皆阁笔相视,含毫不断。故头白可期,而汗青无日。
《宋史·文苑传·欧阳修》:“修始在滁州,号醉翁,晚更号六一居士。天资刚劲,见义勇为,虽机阱在前,触发之不顾。放逐流离,至于再三,志气自若也。修始在滁州,号醉翁,晚更号六一居士。天资刚劲,见义勇为,虽机阱在前,触发之不顾。放逐流离,至于再三,志气自若也。”
《晋书·陈寿传》:“寿乃鸠合国史,采访他书,得百余卷,以《三国志》名之。”
《后汉书·班彪传》:“彪以《史记》所记,自太初已下,阙而不录,乃作《后传》数十篇,因斟酌前史而讥正得失。”
《文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仆窃不逊,近自托于无能之辞,网罗天下放失旧闻,略考其行事,综其终始,稽其成败兴坏之纪,上计轩辕,下至于兹,为十表,本纪十二,书八章,世家三十,列传七十,凡百三十篇。亦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草创未就,会遭此祸,惜其不成,是以就极刑而无愠色。仆诚已著此书,藏之名山,传之其人,通邑大都,则仆偿前辱之责,虽万被戮,岂有悔哉!然此可为智者道,难为俗人言也。”
《史记·太史公自序》:“太史公曰:‘先人有言:自周公卒五百岁而有孔子。孔子卒后至于今五百岁,有能绍明世,正《易传》,继《春秋》,本《诗》《书》《礼》《乐》之际?意者其在此乎?余所谓述故事,整齐其世传,非所谓作也,而君比之于《春秋》,谬矣。’”
庶人有定守,事易考成,在各官可免~之讥,而臣等亦得以逭旷职素飧之咎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