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13:44:33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0 14:52:02
“凛凛威风”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严肃而有威风”,形容一种庄重、威严的气势。通常用来形容气派十足、令人敬畏的风范,常见于描述领导者、军队或某种具有权威的存在。
该成语的来源并不十分明确,但“凛凛”本身有“严肃、庄重”的意思,而“威风”则表示气势和威严。成语的组合使其更加强调威严的气氛,可能源于古代对统治者或英雄人物的描述,体现了对他们的敬仰与崇拜。
“凛凛威风”可以用于多种语境,例如: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在**传统文化中,威严与权力常常被高度重视,尤其是在封建社会,君主与将领的威风被视为国家和军队的象征。因此,“凛凛威风”不仅是对个人气质的赞美,也反映了社会对权威的认可。现代社会中,虽然对威风的看法有所变化,但在某些场合仍然适用。
“凛凛威风”给人一种庄重、严肃的感觉,常常引发对权威与尊重的联想。它可以使人想到历史中的英雄人物,或是那些具有崇高理想和坚定信念的领袖。
在一次班级活动中,我负责组织一次演讲比赛。为了激励参赛者,我形容了一位杰出校友的事迹,提到他在演讲时的“凛凛威风”,这不仅让同学们感受到榜样的力量,也激励了他们更加努力。
在一个古风故事中: “月光洒下,夜色如墨,战士们整齐列队,披上铠甲,个个凛凛威风,仿佛无畏的神灵,守护着这片土地。”
在英语中,可以用“majestic”或“dignified”来表达类似的威严和气派,但这些词汇可能不如“凛凛威风”那样具体强调气势与威严的结合。不同文化中对威严的表达方式可能有所不同,可能更注重个人魅力或权力象征。
通过对“凛凛威风”的学,我对威严与气质的理解更加深刻。在语言学中,掌握这样的成语不仅丰富了表达方式,也帮助我更好地理解文化背景与社会价值观。这个成语在我今后的写作和交流中,将会是一种有力的表达工具。
有一个守旗壮士,冠簪鱼尾,甲皱龙鳞,身长一丈,凛凛威风,便是险道神郁保四。
《红楼梦》第五十二回:“宝玉见他凛凛威风,不敢近前,只得远远站着。”
《资治通鉴·唐纪》:“李靖身长八尺,凛凛威风,唐太宗见之,曰:‘真将军也!’”
《史记·项羽本纪》:“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沛公曰:‘臣乃市井小人,不足为王所知。’项王曰:‘壮士!’乃赐之卮酒,凛凛威风,沛公为之变色。”
《水浒传》第十三回:“只见那人身材魁梧,面如重枣,凛凛威风,令人不敢直视。”
《三国演义》第五回:“关公出帐,见曹操身披锦袍,腰悬宝剑,凛凛威风,心中暗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