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2 06:43:39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1 06:09:22
成语“筚路蓝缕”字面意思是用竹子做的车辙和用蓝色纺织品缝制的衣服。它的基本含义是指在艰苦的条件下开创事业,强调了艰辛和艰苦的努力。
“筚路蓝缕”出自《左传》。在春秋时期,晋国的国君晋景公为了征讨敌国,派遣了许多士兵,而他们在行军过程中,仅能依靠简陋的工具和衣物。这个成语由此引申为在艰苦条件下进行开创性工作,体现了先辈们不怕艰难、勇于开拓的精神。
“筚路蓝缕”可以在多种场合下使用,例如: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在**传统文化中,勤劳、节俭和艰苦奋斗是被高度赞扬的美德。“筚路蓝缕”承载了这种文化价值,在现代社会中依然适用,尤其是在创业和奋斗的语境中,强调努力和坚持的重要性。
“筚路蓝缕”让我联想到那些在逆境中仍然努力奋斗的人。他们的坚持和毅力激励着我,提醒我要勇敢面对生活中的挑战。这个成语传达出一种积极向上的力量,给予人们希望和勇气。
在我的生活中,有一次我和朋友们一起参与一个公益项目,资源有限,条件艰苦,但我们依然坚持下去,最终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成果。这个过程让我深刻体会到“筚路蓝缕”的精神。
在一个小诗中:
筚路蓝缕行千里,
风雨兼程不言疲。
信念如灯照前路,
心中自有大未来。
通过这种方式,展现了在艰难环境中勇往直前的励志精神。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以是“to forge ahead through difficulties”,强调在困境中前进的勇气和毅力。这表明不同文化中都存在对艰苦奋斗精神的认可和赞美。
通过对“筚路蓝缕”的学,我更加理解了在生活中面对困难时所需的坚持和勇气。这不仅丰富了我的语言表达,也让我在思维上更加积极向上。这个成语在我的学和生活中具有重要的启发性,鼓励我在追求目标的道路上不怕艰难。
筚路蓝缕,以启山林。
《晋书·王导传》:“筚路蓝缕,以济时艰。”
《后汉书·班彪传》:“筚路蓝缕,以立功名。”
《汉书·王莽传下》:“筚路蓝缕,以就大业。”
《史记·孔子世家》:“筚路蓝缕,以处草莽。”
《左传·宣公十一年》:“筚路蓝缕,以启山林。”
春秋时期,楚庄王率军攻打郑国,郑国派大夫皇戍到晋国求援,并称楚人很骄傲,现在出兵可以大败楚军。下军副将栾书极力反对,说楚王灭庸以后经常教育百姓不要忘记楚国先君若敖开创基业时筚路蓝缕的生活。晋国出兵,结果被楚军打败
~,孙公既开其先;发扬光大,我公宜善其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