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10:20:41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0 22:05:49
“承先启后”这个成语由四个字组成,字面意思是承接前人的事业,启发后来的发展。它强调继承和发扬前人的成就,同时也意味着为未来的发展铺路。基本含义是指在文化、知识、事业等方面,承接前人的经验与成果,促进后续的创新与发展。
“承先启后”最早出现在古代文献中,具体源头不明确,但其意蕴可以追溯到儒家文化,强调尊重传统、重视教育与传承。孔子提倡的“温故而知新”思想,契合了这一成语的精神。此成语常用于描述在历史、文化或科学等领域,如何承接前人的成果并推动后续发展。
“承先启后”可以在多种场合使用,包括: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在**传统文化中,重视传承是一个根深蒂固的观念。在现代社会,尤其是在科技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承先启后不仅适用于学术、艺术领域,也适用于企业管理、社会发展等方面。它提醒人们在追求创新的同时,不能忘记前人的智慧。
“承先启后”让我联想到家庭的传承与文化的延续。在个人成长中,父辈的教导和经验对我们有着深远的影响,这种承接不仅是责任,更是一种荣耀。
在我参加学校的科研项目时,我们常常需要参考前人的研究,承先启后地进行自己的实验和理论探讨。这使我深刻体会到传承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在前人的基础上进行创新。
在一首关于传承的诗中,可以这样写:
前辈智慧如星辰,
承接光芒启未来。
在岁月的长河中,
创新思维共携手。
在英语中,有一个相似的表达是“building on the past”,它强调在已有的基础上进行发展。虽然文化背景不同,但都强调了传承与创新的重要性。
通过对“承先启后”的学,我认识到传承不仅是历史的延续,更是未来发展的基础。这个成语在我语言学和表达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提醒我在学*新知时,要尊重和借鉴已有的智慧。
公承前草创,启后规模,此之功德,垂之永久。
《旧唐书·魏征传》:“征承先启后,直言极谏。”
《资治通鉴·唐纪》:“李泌承先启后,辅佐德宗。”
《清史稿·曾国藩传》:“国藩承先启后,力图自强。”
《明史·张居正传》:“居正承先启后,锐意改革。”
《宋史·王安石传》:“安石以承先启后之志,行变法图强之策。”
文中这句话起到了~的作用。